“好几个月连续多晚不能入睡,情绪间中失控,压力爆标,疲倦但又睡不着。见精神科医生?不用吧!我没那么严重。”
类似的回应,最常在疑患情绪病者口中出现,他们抗拒求诊,怕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这可悲的负面标签,导致病情被耽误,当病情更为严重时,患者才无奈见医生,治疗时间较之前更长。
其实,大部分精神科专科医生处理的个案,并非坊间所认为的精神失常、思觉失调、语无伦次、有暴力性等个案,绝大部分是跟情绪有关。情绪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社会上十分普遍。
试仔细想想,现时医学上哪一个专科病症是跟精神科没关系的呢?例如:心脏病、癌症、痛症等都会跟精神科扯上关系。全方位的治疗,并不是单单医治好疾病本身,也应该关顾到患者的心灵需要。优质的生活和对于照顾者的情绪支援关顾同样重要,这是医治疾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此,假如需要咨询精神科医生,了解有关情绪健康问题,这是相当正常的事。
多了解精神科实际的情况,减低社会对“精神病”的标签性,勇敢寻求精神科专科医生的意见,这才是保持情绪健康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