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学作品,我向来不敢多做评价。简单地说,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在我理想之中的艺术家——因此他的一生并没有让我有过多的惊讶。当然,我完全认同和敬慕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行径”,虽然我的人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他相似,但或许,正如那位布吕诺船长所言(247页),我追求的也是同一种东西。

关于思特里克兰德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正好也是我始终坚持要强调的——婚姻对于一个人而言并不包含什么责任,爱情并不该受到社会的看法、世俗的伦理所制约。尽管与思特里克兰德不同,我把爱情看得极高,但正因为爱高于一切,所以它根本不能受到任何世俗的约束——除了男女之爱,也包括一般的爱,以及对理想或信念的热爱,这些都是不需要用任何“责任”或“义务”来束缚的。尽管事实上不太可能发生——假使我不得不破坏他人的婚姻或者舍弃自己的婚姻时,和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我并不会为此在道义上感到愧疚。

不过,尽管不接受外界的约束,我仍然要服从我自己的信仰和准则。我几乎唯一的一条原则可以说是“用情专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像思特里克兰德那样,一旦将全部的爱投向画画时便要拒斥对于男女之爱或其他的爱的追寻。恰恰相反,“用情专一”将使得同时追求不同的爱成为可能——因为每一种爱都是完全独特的,我的每一种爱都是专一的,这意味着,比方说,我对于情人的爱将不会干扰我对于哲学的爱,反之亦然,尽管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它们又是统一的。

呵呵速率很快嘛看了这么多书.

“假使我不得不破坏他人的婚姻或者舍弃自己的婚姻时,和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我并不会为此在道义上感到愧疚。”

———-类似的事情我依然觉得有许多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说爱情就说与父母的关系我觉得有些你在理性判断上没有任何愧疚感但是在感性触觉上有可能还是会有反应的.

这书好的是个思考的好起点我以后得再多读几遍….当然是要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