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51年荷、比、卢、德、法、义成立欧盟前身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以来,欧盟至今已经过5次扩大,其中以2004年的第5次扩大规模最大,总共有10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这个大家庭。新旧成员互相磨合期间,经济层面是最大的挑战:这些中东欧国的经济状况虽有改善,但是赤字仍然严重、失业率飙高。预算方面,欧盟东扩势必造成成员国平均国内生产毛额(GDP)降低和“双速”的经济发展,就是富有的核心国和贫穷的边缘国间,将产生隔阂的现象。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欧盟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欧洲共同体:包括关税同盟、单一货币、申根条约等;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三、刑事事件之警政与司法合作。完整的结构意味着欧盟正朝政治实体的方向发展,身份认同的问题于焉产生,即各国是否会因为加入欧盟,造成国族意识消弱呢?这个问题有待长期观察才能解答。
罗、保二国加入欧盟后,第五次扩大正式告一段落,下一步是要提升各国民主化、透明化、高效率。多位学者和政界人士指出,欧盟的优先工作在于实践“深化”,但是欧盟已着手准备第六次和第七次扩大,可以预期未来数年中,“深化”抑或“广化”还是最富争议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