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欧洲中南部,美国温带地方已驯化生长,
台湾于 1911 年由日本引进,广泛栽植于阿里山区供观赏。
具有多数分枝,小枝条细长,斜上升或直立,
绿色,常具有棱角。
叶有小叶 1~3 枚,倒卵形至倒披针形,
先端锐尖或最先端呈尖突状,基部钝,厚纸质或薄革质,
表里两面皆无毛茸,全缘而具缘毛。
花鲜黄色,美观,单生或 2~3 枚丛生叶腋,
裂片不整齐;旗瓣阔圆形,大形,先端钝而内凹;
翼瓣长椭圆形,先端圆钝;龙骨瓣较翼瓣略短。
果实为荚果,狭长椭圆形,长 5~6 公分,
光滑无毛仅缝线边缘有毛茸,熟黑,果皮捩裂,
叶互生,具短柄或几无柄,单叶或常由 2~3 小叶组成的复叶,
叶片倒卵形、倒披针形或线形,长 1~3 公分,宽 0.5~2 公分,
基部钝形或楔状无柄,先端锐形或稍钝形两面无毛,
全缘而具缘毛。
下裂片为 3浅裂;旗瓣椭圆形先端凹陷,龙骨瓣先端尖;
子房上位,花柱宿存,先端卷曲,花终后荚果具缘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