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的渲笑正与孤傲的黛玉、冷艳的宝钗形成对比。一个多愁善感,一个处事圆滑,少有同处。却落得同样凄惨的下场。

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相比在人世间苦苦痴恋,倒不如死了干净。在封建的当时,像黛玉这样,敢爱敢恨的,真不多见。我就是喜欢她那种不被世俗沾染的高洁。

每当我与别人谈论《红楼梦》时,对黛玉的评价总是很高。我欣赏她的小女子心态。但,对于宝钗,始终没有太多好评。

好女人。在我看来,最为悲惨不过。代替黛玉嫁进贾家,只是为了母亲不为难,是不是太凄惨了点。也许,是我太悲观;也许,是我扭曲了她的想法;也许。

再美的容颜也会衰老,再好的人也会死去,但经典的作品却会有垂不朽。

林黛玉的感叹,匿藏着多少无奈。床前焚帕,烧不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不得不说,曹雪芹,写下的是经典,留下的是有恒!

借《红楼梦》,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贾府的腐败,家破人亡,一切都是谁造成的?没有人清楚。有人说他们是咎由自取,更有人感叹这就是天命。仔细想来,作者才是最真实的当时社会的受害者。

最近,看了最新版的红楼梦,最后的一场戏,看到黛玉那看破一切的神情,我不禁潸然泪下,也许这看起来很不正常,也很傻。但,我的心真的被触动了。那是什么样的情感。平静的脸掩饰了内心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