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整天关在房间里,要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建议。不过,偶尔又会听到宣导说“最近空气质量恶化,请减少户外活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到底是户外的空气较干净?还是室内的空气较干净?

答:当我们抬头看天空或远方的景物时,通常会感觉雾雾的,好像蒙上了一层灰,这就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成分很多,常见的有臭氧、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各式各样的悬浮微粒。目前环保署会对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悬浮微粒等浓度进行监测。

什么是悬浮微粒?

答:悬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简称PM)就是一些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滴,这些微粒的直径很小,所以可以长时间存留在空气中,并飘向远方。

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沙尘暴都会带来大量的悬浮微粒,不过人口密集的工业化都市往往会制造出高浓度的悬浮微粒,例如工地粉尘、燃烧化石燃料的工厂及汽机车、焚烧垃圾及金纸、施放烟火,都会制造许多悬浮微粒,至于室内的悬浮微粒则会来自抽烟、油烟、烧香、烧烤。

什么是PM2.5?

答:悬浮微粒对于人体的危害依其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在测量悬浮微粒时会用微米(μm)为单位。一微米(μm)等于千分之一毫米(mm)。直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微粒会简写为PM10,而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微粒会简写为PM2.5。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颗粒较大的悬浮微粒大多会在鼻腔被过滤掉,而直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微粒则可进到呼吸系统,所以PM10被称为“可吸入悬浮粒子”。至于直径更小的悬浮微粒如PM2.5不但容易吸附有害物质,例如铅、镉、锰、镍、锶、砷等,还会被吸入肺泡,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中,进而影响全身导致重金属中毒、心血管疾病、肺部及血液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空气污染列为主要环境致癌物,比二手烟的危害更严重。

配戴口罩有用吗?

只要没有和脸孔完全密合的口罩,都无法阻挡悬浮微粒,一般棉布口罩几乎没有任何防护作用。至于有办法阻挡悬浮微粒的口罩必须和脸孔密合,常会让人感到呼吸不顺畅,很难长时间配戴。所以尽快改善空气污染才是最好的办法。

要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一万五千次以上,无所不在的空气污染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改善空气污染是极为迫切的工作,也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尽量节约能源,搭乘大众运输工具,避免任意焚烧垃圾、金纸、或施放烟火。若是空气质量监测站侦测到较高浓度的空气污染,则要避免外出。家里可以使用空气清净机,降低空气污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