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肝脓疡是台湾常见的地方性疾病,过去治疗耗时,至少需要住院一个月,台北荣总今(29)日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找到创新的化脓性肝脓疡治疗,把现有的抗生素药物,组合成注射搭配口服,可以一举缩短住院时间一周以上。
台北荣总感染科医师林邑璁研究发现,由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肝脓疡,经适当引流后,初期使用静脉注射氟喹诺酮类类抗生素,待状况稳定后再转换成口服型抗生素,把老药用创新的方式组合,可以缩短治疗时程。
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抗生素天数由平均27天降至19天,病人住院天数由平均28天降至20天,大幅减少8天;住院超过21天的个案比例更从66.3%大幅下降至37.8%。此研究成果已于今年的美国感染症医学会年会发表。
86岁的王先生就是受惠的一例,日前持续发烧,且食欲不振,前往诊所就医症状未见改善,转至台北荣总进一步检查,发现有严重的细菌感染,腹部超音波检查更显示肝脏右叶有6公分的化脓性病灶,经过抽吸及引流,加上静脉抗生素治疗,13天后顺利出院,持续在门诊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满一个月,顺利完成整个疗程。
林邑璁指出,西方国家多是因胆道病变引起肝脓疡,但在东亚国家,因为盛行具有高毒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可经由肠道移行至肝脏造成化脓性的病变,造成许多没有肝胆病变的人也得到肝脓疡,不少人因为不明原因的发烧,就诊多次也找不出原因,直到接受腹部影像学检查才确诊。
林邑璁强调,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肝脓疡和许多的细菌感染一样,会有发烧、畏寒以及精神食欲不振的表现,目前没有特别的预防方式,需要临床医师的警觉性才能及早诊断这个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