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BoF,无论是时间控制、食物安排、讲员邀请...都做得很好,尤其是这些非全职的工作人员能用自己的时间把整个活动办得比专业公司还成功,我真的非常佩服。严肃的主题可以有港中台三地加上马来西亚的Blogger一起讨论;轻松的话题有闪灵Freddy、国宅朱学恒...等的Punch party;就连一早的公益经验分享也让我有不少新想法,可以说是近乎完美。
在去的路上,本来有个想法,但是到了现场看到状况就打消写下来的念头了,直到今天收到另一封mail,还是一起提一下好了。
这张截图,是今天收到的mail。里面是"预告昨天"有BoF。我才知道,原来我有注册过相关活动。但是,在这之前,完全没有收到相关通知。而从内容中看得出来,这是在线上报名截止后才寄出的。也就是说,可能注册的人并没有全部收到报名讯息(也可能根本没有寄出过通知信),想要线上报名BoF,甚至要报到限量50组的day pass,除了勤看官网外,就是要靠朋友的告知或是其他Blogger的blog/micro-blog才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报名。对于常上网的Blogger来说,这不是问题,但是对于较少上网的Blogger来说,可能就错过报名的时间了。
我能理解对于非全职投入的主办单位来说,BoF本来就不是个大型的活动,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以目前的scale来看,比较像明星的签名握手会,只有比较核心或有时间关注的人得以参与(除了少数场次外,中午过后的场次都是爆满的。除了没报到名没来的网友外,应该也有更多是想来却来不及参与的)。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做到演唱会的scale,让更多人有办法参与?虽然场地与人力都是更高的投资与风险,但如果办得起来,BoF的T-shirt也就不用卖得那么辛苦了。 :p
BoF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不是其他单位的新活动可以取代的。但是以BoF的编制,也不容易做大。如果单位能在保留BoF独立性的前提下协助将活动做大,应该是更多Blogger所乐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