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在“海豚的圈圈”发表后即辞去黑潮执行长职位,“我要去国外学水下拍摄鲸豚的技术,带回台湾。”2011年他决定掏光口袋飞向东加,参加水下赏鲸团。除了跟在摄影师后面尽量学技术外,也请教生存之道。原来站在世界顶端的生态摄影师们,一年到头跟着动物跑,六月拍北极熊、七月拍非洲大迁徙、九月拍东加鲸豚......只有少数例如“世界地理杂志”聘雇的摄影师有稳定收入,大部分是靠开团的方式赚取前往各地拍照的费用。

摄影师带赏鲸团客下水后会与鲸豚保持一定的距离欣赏,但要拍到大翅鲸得更靠近,“仅仅约三至五米,我整个恐惧感压过来,不自觉的往后缩。每天回来看照片都在懊悔、骂自己,怎么又退缩了?”鲸鱼不会主动攻击,单纯的大,就是会让人恐惧,直到他遇上一只High咖鲸鱼宝宝。鲸豚的社交行为就是彼此碰撞,High咖宝宝一直找金磊玩,不懂得保持安全距离。被一只出生就四米、九百公斤到一吨的鲸鱼宝宝轻轻撞,力道也是很强的,于是开始了你追我躲的互动,“我瞬间觉得,似乎抓到诀窍了!”

凭此卡,于上班时间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一楼门市、“黑鲸咖啡馆”,指认金磊拍摄的照片任一张,即可享义卖品九折优惠。

—— 写写字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双手与心,记录在地球上活蹦乱跳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