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刘煌粦等11位代表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梅县区新城供水工程建设的建议(议案转建议)》,被市人大列为重点建议之一,交由市政府组织办理,并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建华牵头、农工委负责督办。
对《关于加快推进梅县区新城供水工程建设的建议(议案转建议)》的办理工作,市政府成立了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李远青专门督办,并指定市水务局承办。市人大常委会去年7月15日专门组织相关工委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梅州城区供水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开展管网普查、加强管网建设、加快江南水厂复产工作进度、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新水厂建设进程”等意见建议。市水务局以“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先急后缓、分步实施”为原则,从水源、水厂、管网三个主要项目建设和深化体制改革、扩宽融资平台两个主要体制建设出发,提出了规划计划建设思路,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办理落实。
至目前,城区水务项目合作工作基本完成,合营公司梅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已按程序组建,计划至2020年由合营公司筹集9亿元实施新自来水厂建设、西桥水厂升级改造、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江南水厂复产改造工程于去年10月动工,将于3月底前完成建设,恢复生产能力每天4万立方米;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的中心城区水厂已定址程江镇大沙村;优化水厂布局,着手城北水厂建设规划论证,以干才水库作为水源选址建设新水厂;东升水厂增产提效,已做好源水管网改造设计工作,拟于近期启动招标程序,增加每天1.5万立方米制水量;对全城供水主管进行查漏和深度普查,并已对车上村等地段管网先行实施针对性改造,还将投入1000万元于春节后动工改造19公里供水管网。
“市政府重视办理落实这一建议,有方案、有行动、有进展。当然,真要办成,需要资金、需要时间。”领衔提出建议的刘煌粦代表希望新水厂能尽快开工、投产。
生命离不开水,生活离不开水。解决供水安全保障问题,可谓民生重中之重。据了解,梅州城区现有西桥、东升2间水厂,总设计制水规模为每天16万立方米。而目前,水厂已超负荷生产至每天21万立方米,高峰期的最高供水量已突破22万立方米。随着城市的扩容提质,供水产能不足与用水需求迅速扩大的矛盾将愈加剧烈。新水厂建设迫在眉睫。
供水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不能完全交由市场运作。在灵活进行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政府应积极争取各级资金的支持,重视扩大融资渠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