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有不少求助者都是事业有成,但他们却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自信心低落。他们往往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想示弱,因而经常严苛地批评及鞭策自己,以致活得很累。他们努力地包装自己,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害怕脆弱的一面被别人看见。
自小我们便被教导要坚强,不要脆弱。为了避免脆弱的一面被人看见,有些人会刻意遏抑自己的情感,或是以各种方式去令自己对焦虑、难过、羞耻等情绪变得麻木。可惜的是,这样做同时也令人对喜悦、快乐和爱也变得麻木,令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而且掩饰脆弱也令我们更难与他人建立起真诚的关系。
其实与其逃避脆弱,倒不如拥抱脆弱。心理学家布林布朗(Brené Brown)就特别强调脆弱的力量︰“脆弱乃爱、归属感、喜悦、勇气、同理心及创意的孕育之所”,亦让我们更能够与自己、他人和世界联系。
要拥抱脆弱,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和别人一样不完美,看到自己已经够好,并对自己仁慈。让真实的自己被看见,别再麻木情感,勇于感受喜怒哀乐。纵然没有成功的保证,也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当你不再害怕脆弱,你便有勇气拥抱自己的需要,而不再只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活。
撰文: 翁婉雯 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临床心理学家 原文刊于晴报 栏名: 心晴百态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