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日本传奇企业家,先后创办两家曾名列世界500大的企业(京都陶瓷和第二电电)。2010年,78岁的他接任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才一年就让这家公司获利2049亿日圆。这些故事都让他成为企业世界里的明星,在日本和华人世界拥有众多粉丝。

1983年,一群京都企业家自发性成立学习团体“盛和塾”,请稻盛和夫担任塾长并向他学习经营之道。盛和塾在美国、巴西、台湾、大陆等地都设立了分塾,学员超过5000人,大多数是企业负责人。

2019年底,稻盛和夫宣布解散成立36年的盛和塾,并对所有的学员说:“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要所有人自问自答,把在盛和塾的学习再深化实践。

“勤奋工作的彼岸是幸福。”稻盛和夫在他每本书里都不断重复这样的思维,看来是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就一直被耳提面命的事,但是从他口中说出来,就成了众人追捧的金科玉律。

稻盛和夫对于“勤”这个字的认知和坚持,其实源于一种结构的思考。他认为,在全心投入一件事之前,必须先确认这件事的价值和该用什么方法来执行,也就是先做好“思考”工作。然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与资源全部投入,把“专注”执行到彻底。

投资之神巴菲特认为,自己所有的成就只来自于阅读的专注和坚持,他每天读500页的书本、杂志和资料。这些知识日积月累聚沙成塔,让他的投资能力如滚雪球般的增长。

就如巴菲特深信,时间会带来惊人的复利。高龄90岁的他仍然每天至少阅读五小时。他说,每个人都能读到他所读的书,他只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勤于阅读并专注做对的选择,这些事都不复杂难懂,而且每个人都做得到。

稻盛和夫自己更是一直身体力行“勤”这个字,刚创办京瓷的时候,为了专心做好研发工作,干脆搬进实验室并住了下来。在全心投入设计新型陶瓷的过程,他发现,一旦专心的工作,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并且不断产生灵感。

后来终于领悟到,人生所有的工作成果都是由“思维×能力×热情”这个公式所运算出来。

思维指的是态度、思考和决定,稻盛和夫认为,任何大小事,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不管什么情境,做正确的决定是最重要的决策。

要能做对的决定,就要先建立对的态度,当处境不顺利时,更要保持信念不怨天尤人,让自己从理智走出来,观念从消极转为积极,才有可能突破逆境。

有了正确的思维,更要有强烈的热情,稻盛和夫形容自己对一件事有高度热情的时候说:“那个时候如何把我的血管划开,里面流出的不是血而是热情和希望。”

他认为,高度专注就会产生热情,有了热情就能让人坚持。热情和坚持就能造就能力,因为一旦长时间聚焦学习,就会持续累积深度和高度,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终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协助,因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