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前身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由潘石屹和张欣联手创建。SOHO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和持有高档商业地产,坚持独立创新的设计理念,建造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
SOHO中国开发出了一系列商业地产项目,尽管每一个项目在同级别市场上都可谓价格不菲,但都属于“创造力”超越“奢华”的物业类型。SOHO中国的开发理念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以至于好多人认为这样的房子“不是用来住的”,是“另类的彻底极至”。
1995年9月,潘石屹、张欣夫妻两人创立了红石实业,公司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是SOHO现代城。
2002年3月,红石实业正式更名为SOHO中国。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上市之后,SOHO中国在北京又推出“光华路SOHO 2”、“SOHO北京公馆”、“朝阳门SOHO”、“中关村SOHO”等商业地产项目。
2009年8月,SOHO中国收购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东海广场一期”项目,重新命名为“SOHO东海广场”,标志着SOHO中国正式进入上海。
2010年至2012年,SOHO中国陆续在上海各区黄金地段进行地块收购,推出了“凌空SOHO”、“外滩SOHO”、“SOHO世纪广场”等项目。
2012年8月,SOHO中国宣布转型,从散售转向自持。
2015年2月,SOHO中国全新发布的共享办公产品SOHO 3Q正式上线。
SOHO中国的主要业务分为物业发展项目和物业投资项目。物业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为销售而持有的项目,物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为赚取租金收入而持有的已完工项目。
2012年之前,SOHO中国主要靠散售模式盈利。在散售战略时代,SOHO中国主要面对的客户是不差钱的各类老板们,所以可以迅速回笼资金,造就高速增长的业绩。2010年SOHO中国物业发展收入占比高达99%,几乎没有什么物业投资项目。散售模式虽然可以缩短资金回收周期,获得巨幅利润,但是缺乏可持续性和政策支持,因此在2012年8月,SOHO中国正式宣布转型,从散售转向自持。
2012年开始转型后,SOHO中国从售楼模式彻底转向出租模式。2016年SOHO中国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物业投资收入,即租金收入。出租模式的资本占用高于售楼模式,但随着中国大都市核心地段的写字楼需求的增长,单位租金会长期上涨,租金收入和利润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现金流非常稳定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