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校百年的台中一中,去年十月进行校门整建时,包商挖出地底下创校当时兴建的红楼校门遗迹,请来中研院研究员刘益昌调查,确认百年历史,现在暂时停工之外,也用回填方式暂时保留。学者指出,台中一中是日治初期,唯一由台湾人集资,盖给台湾人就读的学校,见证台湾的教育发展史,未来将研议如何保留。

工作人员小心一铲一铲仔细挖,就怕伤到整排的砖墙结构,仔细一看大约一百米的砖墙,就埋在地底,原来这是台中一中创校当时,留下的旧红楼校门遗迹。

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刘益昌到场会勘后,发现这是创校当年兴建的围墙和校门地基,估计大约有百年以上历史,校方往回追溯,第二代校门兴建于民国64年,但长久失修漏水,加上车辆常常会被校门口的突起处卡到,去年十月开始动工,发现地底藏着这个秘密,校方和学者讨论之后,决定先以回填保存。

校方指出,如何保存与呈现,还要再研议,因此先回填避免被破坏,而参与审议的学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中创校仅存的建筑遗迹,更纪录台湾教育的发展史。

学者表示,当时各地的第一高级中学,多是给日本人念的学校,而中一中是唯一台湾人集资,提供给台湾人念的中等学校,目前先以遗迹方式保存,而台中市文资处,2号会勘后也成立专案小组,六个月内由文资审议委员会,决定它是否具有“古迹”保存价值。(林健生 赖世杰 台中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