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记者杨欣洁/台北报导】
秋季是病毒性肠胃炎活跃的期间,开学不到一个月,全台已传出5起幼儿园群聚腹泻的案例。
根据卫生署疾病管制局监测资料显示,自9月迄今,共出现12起腹泻群聚案例,6岁以下儿童急诊腹泻就诊率增加最多,其中有5起为幼儿园群聚感染,多为诺罗病毒引起。
诺罗病毒是肠胃炎常见病原,疾管局防疫医师罗一钧表示,肠胃道感染疾病多为粪口途径传播,其中以诺罗病毒具高度传播能力,常在校园及人口密集场所引起大规模感染。
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表示,诺罗病毒会透过受污染的食物、水进入人体,也可能经由与病人密切接触或吸入呕吐所产生的飞沫而感染;另外,贝壳类水产,也会因为其生长水域受污染,造成食入民众出现腹泻等诺罗病毒感染症状。
疾管局统计指出,今年急诊腹泻就诊率在9月初达到相对高点,达6.24%,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出2.16%,共出现7311名患者,上周人数下降为6760人,但与去年同期相较,仍然偏高。
疾管局提醒,民众要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落实“勤洗手、不生食及不生饮”。因应中秋节来临,疾管局也建议,计划烤肉的民众要慎选食材,彻底烤熟再食用。
罗一钧表示,诺罗病毒不耐热,食物烹调加热至100度,即可消灭病毒,或65度持续加热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