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皮影戏(Wayang Kulit)或是我国的自制大风筝(Wau),是从剪纸演变出来的另一种剪纸艺术!

  所以,如果您进入古城的剪纸人家店里,看到皮影戏也不稀奇哦!

  陈益龙细心地剪著喜字剪纸。

  为学习更多有关剪纸资料,陈益龙阅读许多有关剪纸书籍。

  每当传统节日或迎亲嫁娶、寿诞生日的喜庆场合时,手工精致的剪彩,是家里少不了的装饰品,因为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含蕴著吉祥、如意寓意。

  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中国古代文化,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众人喜爱。

  这幅“福字窗花”含蕴著吉祥如意。

  32岁的陈益龙,因7岁时在72家房客的一间新娘房,看过一个“囍”字的剪纸,让年轻他过目不忘,牢记在心,也因此萌下爱上剪纸艺术的兴趣。

  当时虽然仅7岁,但是,对“囍”字的剪纸印象非常深刻,也感到万分好奇。

  他于5年前积极学习剪纸这门艺术,无奈,马六甲并没有一名“专人”,能传授他有关剪纸学问。

  人们经常选购“染色剪纸”当着窗花的装饰。

  “春牛图”把田野生活、土乡味道,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剪纸上。

  多年前,在一个偶尔机会下,甲市某购物广场邀请来自中国的剪纸人家,前来展示作品及才艺。

  他知道后,雀跃不已,不惜天天到场“偷师”及请教师傅,满足了他多年来的好奇心及学习的意愿。

  中国设有学习民间艺术品的学院,他们学了几年的功夫才学会这门学问,他拼命在师傅展出的几天,尽量吸收,加上后天的努力,剪纸学问一日千里,不过,还有很多学习及发挥的空间。

  如掌心一般大的“京剧剪纸”。

  中国剪纸的产生是为了实用而不是审美观需要,传统文化影响民间剪纸的创作,祈求吉祥、幸福、避邪、驱灾等民间活动,是剪纸产生的重要因素。

  中国剪纸的起源,肯定早过魏晋南北朝,而剪纸艺术所强调的是对生殖、对生命的崇拜,这也是民间剪纸永恒的主题。

  剪纸艺术自古以来流传到现在,这个潮流流传至今,是不会退化的!

  囍字剪纸是店里最畅销的“主角”。

  “扣碗”里的图是以两个碗合在一起,里面有蝴蝶及荷花,代表着阴阳(男女)结合为一的喜事。

  民间剪纸也把十二生肖做为书签。

  陈益龙把各种剪纸作品框起来,让顾客买来当手信或住家摆饰品。

  陈益龙的剪纸人家店面,除了售卖红彤彤的“囍”字剪纸,还售卖染色剪纸、皮影戏、十二生肖剪纸、福字窗花、扣碗剪纸、京剧染色剪纸等。

  他在分享他在剪纸艺术的心得时说,一般上,他大约花费30个小时(或一星期)将一张剪纸剪好。

  福字及吉祥如意的剪纸,是送礼**选择。

  “和气吉祥”剪纸含意著福气、圆满吉祥。

  该店的剪纸以囍字剪纸为主,也是最畅销的作品。他曾剪过的剪纸,最大型的有2尺,最小型的5公分。

  光顾该店的顾客,并不只限于华人,其中不乏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印度等国家。

  其实剪纸艺术并不局限于中国文化艺术,在波兰、美国、墨西哥、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各国文化的剪纸。

  他以日本及韩国的剪纸为例,日本剪纸以富士山、樱花、寿字、宝袋为主题;韩国有著名的“百寿百福”剪纸。

  陈益龙的剪纸人家店外,已成为不少新人拍摄结婚专辑外景的其中一个取景地点。

  鉴赏筷子艺术~Art of Chopst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