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世界末日没有来临。我还是如常工作、如常吃喝、如常玩乐。

天气反常,12月,我还是穿着短袖。那天起来,我想了很久,才确定我是身处在北半球的12月,而非南半球。天气,该是冻的。但是,我还是热得流汗,还在穿短袖。或许,世界末日根本是进行式,没有停过下来。我们只能逐步遇向灭亡,而什么也做不到。

那天,天气很热,炎热的12月,该是寒冷的12月,却热得很,热得像是一个警告。而我于这天,跟我的追风少年道别。

他是我的追风少年,永远的追风少年。我和他的记忆,停留在那几年的夏天,真正的夏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

美国电视台播放的“追风族”,还是什么“暴风族”的那个节目中,所有人都不及我们狂热。虽然本质上,当时我们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他们追的是龙卷风,而我们追的,是台风。

我们没有装甲车,没有最先进的仪器,甚至没有gps。那年头,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地图,没有天气报告图。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八号风球下,一起到码头,感受风力。

我知道我们的行为可能会为别人带来困扰,只是,有种不可抗力,推着我们去追风。

只可惜我们两个都不是读科学的人,我们只是感性地感受风。而不会分析那种风向会带来什么影响,诸如此类的。否则,还可以为我们的行为多一种解释,以免让人觉得我们只是带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作赌注。

纵使遭人白眼,我们还是喜欢风,喜欢追风。

每年暑假,都是我们的疯狂追风季节。只要有一风,我们就会见面,甚至不需要约定。总之,风球来了,就是我们的见面时候。我们没有约定,却有一种默契。

如果没有成长,我们大概可以有一辈子的默契。

暑假过后,就是升学。他往北半球走了。迎接着他的,还是风,只是由台风,变成了龙卷风。

留下来感受风的,只剩我一个。不过,不知道是世界末日快要来了,还是真的有李氏力场。每年的台风,变得愈来愈少。而我,不再追风,只想追逐我自己的人生,即使那比追风更让人难懂。

在追风少年到了美国,然后转移追龙卷风之后,我们渐渐少了联络。

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他,直至,12月6日,世界末日还未来临,我看见了我们的末日。他,随风而去。

对于他的记忆,停留在那些年,他还在美国的那些年。初时,他还会跟我分享追风经过。后来,我们渐渐无语。我说过,我们都不是读科学的人,我们都是感性地随着自己的感受而追风。而这种感受,只有在风中,才能体现。感受不到那风的我,不能从他的语言感受风。所以,我们渐行渐远。

读报时,我不明白他为何会身处在新西兰,更为了他最爱的风,葬身于新西兰。

风没有告诉我,为何我的追风少年随风而逝。风只让我知道,站在风中的我,只剩下一个人,没有人陪我分享追风的喜悦。

如果世界真的有末日,我想我会觉得幸福,因为我们能永远在一起,即使我们可能不再互相了解。

只可惜地球没有停转,日光没有消失,我得继续活着,继续承认,比起追风,我更喜欢追着追风少年。而你,已经不再是属于我的追风少年。

如果你还看到这文章,世界应该还未末日,我们应该很高兴。

其实明云轩这名字,是取自一个我喜爱的作家—四方宇,其笔下的一个角色。他的名字刚巧有个“明”字,正是我的网名。因此,我就把他的名字借来,作为我这个网页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