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城里的建筑,是人按照自己的生活而营造的空间舞台。千百年来斗转星移,当大部分的人退场了,舞台却幸存了下来。这一舞台上布满了重重叠压的历史印痕,他们虽是建筑的“情节”,其实也是人的故事。

我驻足在正定隆兴寺的大门外,四面八方前来进香的游客摩肩接踵。寺的东侧已经被改建成停车场,从那里即能看见一座古朴雄浑的大殿建筑,这就是隆兴寺的大门——天王殿。它如今也是整座寺院景区的入口,人们总是在排队、检票、进香中来去匆匆,甚至顾不上抬头望一眼这暗藏玄机的大殿。

隆兴寺创建于隋,初名龙藏寺,唐代改为今名。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大悲阁。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至端拱元年(988年)再修而扩之,至元丰年间(1078—1085年)建大觉六师殿,始成今天中轴线上的大致规模。此后累至明清两代,历经重修,屡有增扩。隆兴寺一千五百余年来,就是这样改改拆拆,更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