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全球引致最多永久失明病例的头号眼疾。虽然确实的成因不明,但一般慢性青光眼患者会因为眼球内压力(眼压)偏高,导致视觉神经受损及衰退。治疗旨在减慢病情恶化,防止视力进一步受损。但由于视觉神经不能复元,一旦延误诊治,患者有可能会永久失明。
目前治疗青光眼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药物、激光治疗及手术,均以降低眼压为目标。
药物治疗方面,“滴眼药水”一直是最常见的方法;但近年有研究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病人并无完全跟从指示使用眼药水。因用药后不适而避用、忘记用药、工作或生活习惯令患者难以准时用药等,都是常见的原因。
事实上,不少患者宁愿选择长期滴眼药水,也不想承受做手术的风险。然而近年出现多种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其技术发展亦渐趋成熟,更有伤口细小、创伤性低、康复快,以及可以和白内障手术同时进行等好处。
虽然微创手术的降眼压效果不及传统的引流手术,但由于前者能大幅降低手术风险,而且手术时间短,因此非常适合病情较轻、眼压不太高、又不想长期使用眼药水的青光眼患者。除此以外,新型的激光治疗利用微脉冲技术,以无创的方式控制眼压,虽然效果并非永久,却可重复进行,如青光眼患者不想做手术,又希望减少使用眼药水,则可考虑接受激光治疗。当然在接受任何药物、手术或激光治疗前,必须先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
慢性青光眼的早期病征并不明显,当患者因发现自己视力下降,经检查后被确诊时,病情大都已十分严重。因此,患有深近视、有青光眼家族史、患严重睡眠窒息症等青光眼的高危一族,应定期进行检查,务求及早发现并尽快接受适当的治疗。
<刊载于《东方日报》,202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