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蔗”里的甜蜜味道,一年仅此一季|低筋面粉|焦糖|甘蔗汁|甜蜜|糖浆|红糖_手机网易网

藏在“蔗”里的甜蜜味道,一年仅此一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淋雨或感冒后,心中总会期待着一碗甜甜的红糖水,一口下去身子都热乎了起来。

如今的红糖很常见,但是真正的好红糖却越发难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左这个位于中越边境的城市,被誉为“中国糖都”,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蔗糖生产基地。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优越的自然条件,最适宜甘蔗的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甘蔗丰收的季节,我们驱车赶往崇左宁明县城中镇,沿途都是大片大片的甘蔗地,不少的甘蔗都已经完成了收割。

在不远处地里,依稀可见蔗农们忙碌的身影,一根根的甘蔗被削叶、去梢、扎成捆,等待着车辆运往糖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蔗熬糖是耀达村数百年来的传统,每到甘蔗丰收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红糖,村子里到处都是红糖甜蜜的味道。

地处明江河畔的耀达村岜耀屯,与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隔江相望,村子的周边种满了大面积的甘蔗,成为了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壮族红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吕旭升,正在自家的地里砍收甘蔗,不一会儿便砍下了一堆甘蔗,这些甘蔗便是制作红糖的原料。

吕旭升从小就看着大人们种甘蔗、熬红糖,长大后就开始帮衬家中的长辈制作红糖,久而久之也就掌握了这门制糖的手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明壮族红糖经选蔗、冲洗、压榨、过滤、烧煮、搅拌、冷却、倒模等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熬糖的火候很是讲究,要经过大火开泡、小火撇泡、猛火蒸发、微火出糖,这样熬出的红糖不但保留了甘蔗本身的营养,还有一股特殊的焦糖风味。

 藏在“蔗”里的甜蜜味道,一年仅此一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藏在“蔗”里的甜蜜味道,一年仅此一季

红糖品质的好坏,取决于制糖人的经验,其中糖浆出锅的火候和时间最难掌控,出锅太早糖不易成型,太迟则会有焦糊味,这一切全靠制糖人多年的经验拿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工业制糖的发展,手工制糖逐渐衰落,很多村民都慢慢地不再做红糖了,而吕旭升仍在坚守,他说:“我们要把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手艺给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掌握红糖的制作技艺并不难,难的是用心做好每一块红糖,并将这门手艺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甘蔗才能熬出好糖,制作红糖的原料必须是当天砍收回来的新鲜甘蔗。

糖坊外,吕旭升娴熟地发动机器,把甘蔗一根根地放进机器压榨,伴着阵阵轰鸣声甘蔗汁随即流淌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榨好的甘蔗汁过滤杂质后,倒入连环大铁锅中,用柴火慢慢熬制四至五个小时。随着火势的加大,整个糖坊被蒸汽笼罩,空气中夹杂着丝丝甜味。

沸腾的甘蔗汁产生大量带有杂质的气泡,需要不断地将其撇去,撇出来的泡沫收集起来,还能酿造当地特色的糖泡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中的甘蔗汁慢慢浓稠变成糖浆,用长瓢搅拌使其受热均匀,期间还要注意调整火候,稍不留神整个制糖的过程就会功亏一篑。

当暗红色的糖浆,如岩浆般不断翻涌时,将糖浆滴入冷水中,如果凝结成块便可出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锅的糖浆要进行打沙,直至泛着细密有层次的气泡,颜色变得透亮即可。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搅拌让空气进入糖浆,形成沙粒绵密的口感。

随后将打沙好的糖浆倒入模具中,等待凝固后脱模,一颗颗壮族红糖便制作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好的红糖,外表是坚硬的块状,当我们用力掰开时,又呈现出细腻的沙状,正像《本草纲目》中对红糖的记载:“凝结如石,破之如沙”,而壮族红糖便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崇左江州区新和镇这座“甜蜜小镇”里,有一片特殊的甘蔗也迎来了收割的号角。生长在黑水河畔,蘑菇屋周围的甘蔗,此时成为了在野宿集最甜蜜的一块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甜蜜的约会,让民宿管家、旅客和村民们都化身为收蔗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砍蔗除叶,扎捆运输,辛勤的汗水浸透了衣衫,将每一个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手砍下的甘蔗,现场榨成甘蔗汁,享受一饮而尽带来的舒爽。将甘蔗削皮、切块后,与其他食材做成甜点,细细品尝清甜的味道,便足以慰藉一天的辛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根甘蔗,从种植到收获,最后经过多道的工序,才能变成味蕾的香甜。

无论是对制糖人,还是在野宿集的收蔗人来说,尽管过程艰辛却依旧保持着淳朴的动力,因为他们每一次的付出,都会化成一抹甘甜慢慢滋润心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片甘蔗,不仅是庄稼,更像一个纽带。它的出现让不同身份的人们凝聚在一起,让在野宿集真正地融入了乡村。

在野宿集的心意,都藏在了甜甜的甘蔗里,放在了诗意的山水间,融进了乡野的生活中,等待着你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互动话题#

跟着“蔗”抹甜蜜的味道走进崇左,有没有让你更加爱上这座小城了呢?


广西“山·海·关”民宿,你不曾了解过的广西

定格千年春秋,望见历史魅力

年末最令人期待的「大树生活节」回来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