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习水 · 淋滩甘蔗

“如果要评吃起来最麻烦的水果,甘蔗肯定高票当选。”

不像其他水果,想要优雅地搞定一根甘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能带皮吃就算了还要吐渣,连给它的动词都要特殊一些——啃。

更严格一些来说甘蔗甚至不能算是水果。甜归甜,甘蔗能够食用的部分其实是茎秆,不是结出的果实。平时吃甘蔗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啃树皮。

但对习水县淋滩村的村民们来说,甘蔗带给他们的还有更多的意义——救命。

目录

1 | 一支甘蔗的前世今生

救过人命 / 治过穷病

2 | “甘蔗之村”淋滩村

习水最甜的村

3 | 骄傲的淋滩甘蔗

甜城15号:甜似蜜,脆如梨

4 | 自强的淋滩人

直挺如气节脊梁,甘甜似好日悠长

1 | 一支甘蔗的前世今生

八十四年前的冬天,经历四渡赤水战役后,大量红军伤员流落在川黔边境。一路辗转到淋滩村,当地村民见红军们伤病缠身,饥寒交迫,在赶忙为他们医治的同时砍下自家的甘蔗,熬制红糖,为红军们补充营养。

正是这救命的甘蔗,让这部分红军保留了有生力量,并且在淋滩成立了红军支部,为接下来的战役打下基础。

同样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断粮导致的大饥荒,草根、树皮、观音土,饿疯了的人什么都能往嘴里塞,仍然是淋滩的甘蔗保证了淋滩当地和四里八乡村民的食物和营养,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了不少无辜的生命。

淋滩人对甘蔗还有更特殊感情,因为是甘蔗让他们的日子也甜了起来。

地处深山的淋滩村土地缺乏,村民们只敢种也只会种玉米。年轻人也就不愿再守着一亩三分田,早早地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而村里的劳动力缺失,又导致“越种越穷,越穷越种”的贫困局面。好在淋滩甘蔗的批量种植改变了这一切。

近年来,淋滩村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红糖产业,通过推广甘蔗种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民们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的拥护、参与、加入,实打实地从淋滩甘蔗身上赚到了钱,淋滩村也在2018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现在淋滩村今年种植甘蔗700多亩,亩产5吨,按每吨800-1000元的价格收购,村民人均可收入1100元左右。

2 | “甘蔗之村”淋滩村

能够种出“甜似蜜,脆如梨”的淋滩甘蔗靠得当然不止淋滩人的信心和决心,还有淋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漫长的无霜期和日照时间、较高的海拔落差、充沛的降雨和湿度、丰饶的土壤,所有的因素都在为淋滩甘蔗的拔节伸根,积累糖分做着准备。

辛勤的淋滩人当然不会辜负这样的先天优势,甘蔗被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整个种植过程中保证无化肥无农药,光是一亩地需要施的牛粪就达到2000斤,生病的甘蔗也直接砍掉,避免传染。

这样的照料下的淋滩甘蔗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得到了最大的保证。今年的700多亩,3500多吨甘蔗无疑让淋滩成为习水最甜的一个村。

3 | 骄傲的淋滩甘蔗

想要成为一支淋滩人认可的甘蔗并不容易。

吃甘蔗的麻烦之处在于皮难削,还要牙口好,难吃的甘蔗一支吃下来牙齿和腮帮子一齐酸了,很难有再吃下一支的欲望和动力。

淋滩的甘蔗则不会有这个问题,淋滩村引进的甜城15号品种甘蔗有着脆似鸭梨的口感,每一口都能咬得干净利落,很少有纤维撕扯的体验,甚至连两节中间的连接处也能轻松咬下,不用费力。

淋滩甘蔗的甜也别具一格。

在甜度方面淋滩甘蔗的峰值能够达到18点,已经超过普通甘蔗的甜度范围,就连在尾部糖分最弱的部分也能够达到16点。从口味来说淋滩甘蔗的甜似蜜一样的稠,却又不会又蜂蜜一样黏的口感,仍然保留水分特有轻盈,气味也是恬淡的清香,不会太过腻人。

4 | 自强的淋滩人

如今,甘蔗已然成为淋滩人迈步小康的新桥梁。

收获的季节,甘蔗林里此起彼伏的号子和谈笑是淋滩人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刻。一片片甘蔗在他们的镰刀挥舞下倒伏,好似在收割庄稼,又是在播撒希望。

因为他们知道也感受得到,日子像这甘蔗一样一天天地拔节长高,越过越好。来年,新的甘蔗又会在这片倒伏的地上再度生长,直挺地像他们努力奋斗脱贫致富的气节和脊梁,也甘甜得像这好日子一样清远悠长。

彩蛋 | 淋滩红糖节

今年淋滩举办了第二届红糖旅游文化节,在年末的尾巴上,乐观自立的淋滩人既庆祝丰收,又祈愿美好。现场砍甘蔗、吃甘蔗比赛好不热闹,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遵品直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