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红木家具入门科普 | 大家族与小趣味
创作立场声明:本人是明式红木家具爱好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购买经验,文中立场难免掺杂主观感受,各位读者自己评判,如果谬误,欢迎指正,互相学习~
上篇文章发出,不少值友对红木家具材质鉴别很感兴趣。个人认为,看材质还是看工艺还是看造型,具体也要分购买的目的是刚需还是使用兼收藏,还是纯收藏,价格天壤之别,东西也是优劣也一目了然。
图片来源:赵广超《一章木椅》
尤其是鉴赏一件明式的红木家具讲究“型、艺、材、韵”,被放到最前面的是一个“型”字,也就是器型或者说造型。翻开明式家具这本厚重的书籍,今天只以个人粗浅的知识跟大家聊聊明式家具的基本门类和式样:
广义的明式家具不仅将制作年代放宽,也不管它是柴木、漆饰还是硬木,民间的、文人的亦或宫廷的,只要符合明式风格,材美工良,都可归入。
明式家具,前世今生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在拍卖场上的大有风光,屡次拍出百万、千万的天价。明式家具五大家族来头不小:
壹 | 椅凳家族
杌凳、坐墩、交杌、长凳、椅、宝座
明末清初|黄花梨交椅 RMB:1500w—2000w
拍卖场次:逍遥座——十面灵璧山居甄藏重要明清家具
《明式家具图案研究》中的交椅
上图的交椅,别名“胡床”,他的“胡”字就暴露了小秘密。胡人,泛指汉族以外的民族。起初,因胡床携带方便、使用舒适,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流传。资料显示,垂足坐源于古代埃及、印度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唐代时才成为合乎礼仪的坐姿,时尚的坐姿。
三屏风式罗汉床,能看到宝座椅形制,可两边各配一只香几(花架),我认为此例偏清式,也有不少人专门喜欢这种颜色和器型。
宋代时,坐姿日益统一,跪坐及盘坐慢慢消失,垂足而坐彻底走进人们的生活。
这里提个小典故:李白大诗人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中的“床”指的正是坐具“胡床”,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卧具的床哦。若不是对传统家具有所了解,在解读诗词意向的时候,还容易闹出一些笑话呢。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各类坐具
古人坐的形式由席地而坐变为正襟危坐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室内家具陈设首当其冲。比如说,坐具变高就需将小几替换为桌案才能高度匹配;从事的活动因而改变,或饮茶、或下棋、或书画,那么桌上的生活用品便随之变化,就连“席地而坐”时期所用的高足杯便逐渐减少。
坐具抬高,人的观看视野改变了,又进而影响到建筑设计,甚至对应的窗户高度及大小也都有进一步调整。坐姿改变甚至影响到人和人的关系、社交礼节和习俗等等。坐具更是尊卑等级的象征,从赢得“一席之地” 、坐上“第一把交椅” 、“正襟危坐”等表达方式上,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二。
坐是一种讲究,也是一种文化。
贰 | 桌案家族
饮酒、喝茶、作画、下棋
文人有多风雅,桌案就有多讲究。
桌案家族是五大家族中族人最多的,为了避免分得太细,王世襄把这当中的近亲合并后又分出了八种:
根据承具的宽窄高矮,腿子缩进去的比例,分为了桌和案,桌分为有抽无抽,分别适合日常办公和书画创作;上面那款是霸王枨无大画案,器型很正,适合书房空间宽敞,完全能在气场上独具一格。
下面腿子缩进去,宽度变窄也就是条案了,镶上灵芝云纹牙板和两面设有横枨,适合放玄关,客厅卧室靠墙摆放花器、画框等。
方香几、圆香几排排站
①炕桌 ②炕几 ③香几 ④酒桌、半桌
⑤方桌 ⑥条形桌案 ⑦宽长桌案 ⑧其他桌案(月牙桌、扇面桌、棋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
静物油画《炕》黄锘汀
“炕”是北方的特产,每到冬天,炕下大火熊熊,炕上暖烘烘。一大家人盘腿而坐,放炕桌或炕几,聊天、喝茶、打牌,格外自在温暖的冬天。在东北长大的朋友应该知道“炕”的文化,到了冬季,外面白雪皑皑冰冻三尺,屋里热炕头上围坐一家人,唠家常,嗑瓜子儿,那叫一个惬意。
虽然火炕已慢慢被暖气、空调等其他更便利的取暖设备所替代,但火炕上的生活已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7间房”展览现场之炕房
2014年,嘉木堂的“七间房”展览就有一间名为“炕房”的空间。“7间房”,包含玄关、客厅、餐厅、收藏间、炕房、书房和王世襄先生纪念室。这些珍贵的明式家具布置在现代而时尚的家居环境里,使明式家具拥有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之美。
此外的酒桌、琴桌、棋桌、供桌等,从名字就能判断出他们的功能,形制也都遵照用途而制,各有讲究。有的可以折叠变形、有的设有按抽存放棋子等物品,都是为了方便实用,藏满了古人的智慧。
陪伴你日日读书的书桌,摆满妈妈做的饭菜的饭桌,或是民间祠堂的供桌。对于桌,你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吗?
叁 | 床榻家族
三大代表:
榻、架子床、罗汉床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点上面链接,听刘传胜说架子床!对于架子床,很多人不怎么了解,它正是罗汉床演变而来,上面加了顶,相当于一间小房子,与它形制类似的拔步床,里面甚至设有小隔间,过去室内设施不够便利,拔步床里面摆放一些马桶一类的基本设施,到了冬天四面围起来以尽量达到保暖的功能。
至于罗汉床,又称小睡床,过去文人经常为了读书废寝忘食,读书读累了或者中午需要小睡,就直接到罗汉床山大盹,也有用来打坐参禅的。这款是经典的明式简约式样,三面素面围屏毫无雕饰,只为了体现木材纹理的天然美,也只有最上等的木材才拥有这种自信,座面手工软屉属于近乎失传的手艺,总之是我个人喜欢的款,攒钱准备剁手中···
前面说过,明式家具讲究型艺材韵四个方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反应在价格上,价格每增加一个档次,器型、工艺、材质都大不同,根据你的预算,对工艺的要求高低,计划家具的实用年限(几年的,材质可以选非红木,用坏了就打算扔掉的可以选非榫卯,价格下来一大截,想用一辈子的就是高端硬木+全榫卯结构)
榻+三面围子=罗汉床;罗汉床+立柱、顶子=架子床↓↓↓
榻尺寸较窄,只能“独睡”。文震亨的《长物志》里面把它叫作“独眠床”。在明清画里面能看到它的模样,可是存世的实物少得可怜,且有很多脚踏也都失散了。
也许是尺寸小,所以更灵活。榻的功能也很多变,放卧室、放书斋亭榭都可以,除了用于夜晚睡觉,更多的时候是用来随时休憩。
这款架子床,榆木,雕刻一看是属于机雕,优点是器型远观说得过去,价格也比较亲民;缺点就是细节做工没有那么的完美,如果预算有限,要求不高的朋友可以考虑。
在明史中有一卷奸臣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严嵩。明嘉靖年间抄没其家产的时候,银两没多少,家具竟然多达8871件!
据说严嵩本人很有学识,又喜收藏文玩器具。没收的家产中螺钿雕漆大八步床等,52张。彩漆雕漆八步床呢,145张。山字屏风并梳背小凉床,138张……单是床榻类,多达几百张。(小编只想慨叹,他们家到底住了多少人啊!)
床对于人们的日常起居中向来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毕竟我们一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一张舒适的床,也是最能够提供人们安全感的家具。
肆 | 柜架家族
陈设宝贝,储藏物品
圆角柜+两把官帽椅+一张条案+西式装修
圆角柜,又名面条柜,过去放书放器皿放衣物的都有,器型稳重。刺猬紫檀也属于国标红木,同样的器型价格比较实惠,缅花进口材料就贵。
柜架类家具用途或以陈设器物为主,要么储藏物品为主,或者陈设储物兼得。分列四种:
①架格 ②亮格柜 ③圆角柜 ④方角柜
柜架家族有两大使命,一是存储、二是陈设,存储衣服、书籍、画材、杂物、酒食,陈设文玩宝贝、花器饰品等等。
存放的内容也完全能够体现出屋主人的生活习性,所以说,器物如人,是拥有各自的性格的。
伍 | 其他族系
屏风、闷户橱、箱、提盒、都承盘
镜架、镜台、官皮箱、天平架
衣架、面盆架、火盆架、灯台
枕凳、滚凳、甘蔗床
匆匆忙,说到了第五家族,这是一个因为族亲众多无法细致归类,粗略捏合在一起的家具。
人的日常起居有多丰富,家具形制就有多复杂。王世襄说,还有很多家具,不属于前文的四大家族,又传世实物和形式变化也少,难以成为一大家族,所以就合并在此一起说。小只举例说明:
现在了解并使用砚屏的人越来越少了,单单是作为观赏器物就格高神秀,石材天然的纹理令人百看不厌,淘宝上随便搜到的一个卖砚台的,大家看看。
明代《西厢记》、《南柯梦》、《金瓶梅》等许多刊本的插图中都可以见到大量屏风的影子,其形象优美且成熟。
明末,部分座屏底座之间的横木上,开始出现了"矮老加绦环板",形制很象清代插屏的底座。屏风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屋室环境,屏风的内容也大不一样。
大到围屏,用于空间分隔,遮挡视线的作用。小到砚屏,用在画案上作为陈设,又或者放在床榻上被称为枕屏,屏风种类多样,有的通身光素无雕,展现木材、大理石等天然纹理,有的描金、彩漆、彩油、嵌螺钿、嵌百宝好不华丽。
从这些小箱子、盒子、格子里容纳的宝贝就足以见到古人的爱物情深。
提盒现在同样少见,也是根据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日益减少的。上面这个是竹子仿红木的,我看了下做工性价比不错,用来装装茶具还是十分风雅的,其他类似的款自己搜搜看。
五大家族且说到这,关于明式家具的故事,一篇短小的篇幅远不能够详尽描述,欢迎大家补充及执正~
(文案系原创,版权归夏山欲雨,转载请联系本人;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正大拍卖、高居明作天猫店、滑氏红木京东店等,如有信息不符请联系本人及时修改)
感谢你的浏览和鼓励哦,我会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