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在潮汕地区有立冬吃甘蔗的习俗。

甘蔗


甘蔗到了立冬就成熟,有滋补的功效。甘蔗不仅营养好,还富含纤维,可以起到清洁牙齿的效果。啃甘蔗,也有健齿的作用。

中医认为,甘蔗入肺、胃二经。解馋的同时,它还可生津解渴。故“立冬食蔗”,向来是潮人爱遵循的旧例。而且植物纤维丰富的蔗渣可谓是口腔的“清洁工”,在口腔内被反复咀嚼,能把残留在口腔的垢物一扫而净,从而让我们一口牙齿更坚韧。

俗语有云:立冬食蔗齿𠀾痛。一般写作“立冬吃蔗牙不疼”。

𠀾


在这里,可以看出“牙齿”、“疼痛”在普通话和潮语里的使用区别。普通话多用“牙”,潮语多用“齿”,比如“牙疼”对应“齿痛”,“牙缝”对应“齿缝”,“刷牙”对应“漱齿”等等。

可以看下《说文解字》里的解释:

齿:“口断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

“口断骨也”,意思就是能够咬断骨头。我们牙齿里的切牙(门牙)和尖牙(虎牙)是起到咬穿食物的作用的,而这两类牙统称为前牙,因此“齿”指的就是前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牡齿”指的是强壮的牙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牙、后牙。“上下相错之形”指的就是牙齿咬合之后牙尖交错排列的状态。因此“牙”指的就是后牙。

本来齿是通称,常见有唇亡齿寒,唇齿相依,何足挂齿,没齿难忘。

到了现代虽然普通话已经用“牙”,但是潮语依然保留了“齿”这一叫法。

人类32颗牙齿图


本人非专业人士,文章考据仅凭个人兴趣及查阅资料,有错漏请指正。


参考资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8B%E5%86%AC/489331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0-11/29/content_7_335516.htm

https://www.34ya.com/yachi/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