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日报(12月3日)
12月3日,郑棉震荡下行,CF2501合约开盘13985元/吨,随后一路震荡下行,盘终下跌115点报收于13920元/吨。现货供应充足,皮棉销售基差暂稳,下游市场需求疲软,棉纱走货不畅,成品库存持续累积,纺企备货意愿不强,后市持谨慎心态。整体看,供应持续宽松,下游需求无明显改善,价格或将延续弱势震荡。
12月2日,3月合约71.49美分,跌44点,5月合约72.65美分,跌33点;成交量42244手,增加18166手;连续上涨之后棉花市场进入调整,美元指数上涨和谷物下跌引发投机卖盘,ICE棉花期货盘中大幅下挫,之后收复部分失地。虽然特朗普多次放言加征关税给市场带来冲击,但棉花走势保持良好,市场处于缓慢回升的阶段。不过,随着棉价的上涨,美棉出口面临考验,同时3月合约已回到盘整区间的中部位置,继续上涨面临较强阻力。
12月3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80.10美分/磅,较2日跌0.34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85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4538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257元/吨,较2日跌34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355元/吨,较2日跌38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1)635元/吨,较2日跌5元/吨。
棉市要闻
据石河子、奎屯、阿克苏等地部分棉花监管库、交割库反馈,11月下旬以来,新疆棉汽运出库量较11月中旬有比较明显的下滑,北疆机采棉发运下降较南疆更明显,主要原因是:
首先,2023/24年度陈棉仓单注销已经结束,棉纺织厂、中间商等接货意愿减弱。据统计,截至12月2日,郑棉仓单707张(全部为2024/25年度新棉),低于上年度同期2086张,同比降幅达到76.16%;其次,由于11月份****加工企业皮棉基差高于贸易企业、期现公司接受上限,基差点价成交、一口价成交比较疲软,买卖双方被迫回到“基差+后点价”交易模式(多为卖方点价),贸易商虽然逐渐入市,但套保盘增长缓慢,移库速度并不快。
另外,11月中下旬,由于棉纱去库存力度减弱,大部分纺企现金流趋紧,加上对2025年上半年美国加征关税担忧及纺纱亏损面扩大,内地用棉企业询价采购新疆棉更加疲软,贸易商、新疆轧花厂主动调整皮棉移库力度。
从调查来看,近一周多来新疆监管库“双29”(含单30,主体等级31)机采棉基差大多下调至650-750元/吨(对标CF2501合约);“单29”(或双28)机采棉基差降至500-650元/吨(南疆皮棉基差稍高于北疆50元/吨左右),较11月上中旬普遍回落50-150元/吨,与棉花贸易企业、纺企能接受的基差逐渐接轨。
目前河南、山东、江浙等内地库“双29”(含单30、单31)2024/25年度新棉报价15400-15600元/吨,基差也降至1300-1500元/吨,疆内外仓储库新疆棉价差拉大至600-800元/吨,因此部分涉棉企业、机构判断12月至1月份新疆棉出疆运费仍有下调空间(近一周多来已开启缓慢回落节奏),大概率春节前疆内外皮棉价差回落至500-600元/吨。
据USDA出口周报统计显示,截止2024年11月21日2024/25年度美棉累计签约156.8万吨(含皮马棉),其中巴基斯坦、越南累计签约量分别为34.42万吨、25.69万吨,占比分别为21.95%、16.38%,分列前两位。巴基斯坦纱厂、棉花贸易商对美棉签约进口表现强劲。
USDA最新报告将2024/25年度巴基斯坦棉花进口预估上调至87.1万吨,高于上年度进口量21.8万吨。部分国际棉商、巴基斯坦棉企判断,本年度实际棉花进口总量将突破100万吨,USDA、ICAC等机构报告数据仍有上调空间。
一方面,美国农业参赞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巴基斯坦棉花产量预测调整为520万包(每包480磅),与2023/24年度相比下降28%,产量较前期报告大幅下调(3月份为659万包,同比减少近4%),主要原因是收获面积下降17%,单产减少15%,其中旁遮普省的产量下降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2024/25年度巴基斯坦政府废除进口棉销售税,使美棉、巴西棉、非洲棉、阿根廷棉等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本年度,巴基斯坦联邦预算免除了进口棉花和进口纱线18%的销售税(特别是出口驱动型纺织部门),提高棉纺织品服装企业原料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的目标明确,但在国内购买的棉花仍然需要缴纳这项税,因此刺激了用棉企业将询价、签约采购重点转向外棉。
再者,业内认为一旦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落地,将有一定量的美国/欧盟棉纺织品、服装合同转移至巴基斯坦、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各国,产品质量、利润状况使纱厂不得不扩大中高品质外棉采购,减少巴基斯坦国产棉需求。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