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棉上出现小飞虫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各位鱼友大家好,上期内容我们探讨了水过肥会导致鱼缸内出现蛋白虫的问题。若蛋白虫数量不多,可不必过于担忧,它们对鱼缸并无大碍,反而带来一定益处。只需维持常规的换水、清洗过滤棉及抽底清理即可。若觉得蛋白虫影响了观赏性,处理起来也并不复杂,只要勤快就能根治,例如烫洗过滤棉、曝晒过滤棉、大量换水等方法,上期内容已详细讲解,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有鱼友反映,他的鱼缸内不仅出现了蛋白虫,过滤棉上还出现了小飞虫,要下什么药来杀死这些虫子。首先说一下这种小飞虫叫蠓蛾,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鱼缸水过肥,更说明过滤棉太脏了。一旦蠓蛾在过滤棉上安家并繁殖,普通的清洗过滤棉方法将难以奏效。此时,可以采用上期提到的处理蛋白虫的方法,甚至需要更换过滤仓内的全部过滤棉。
过滤棉的脏污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拦截鱼儿的代谢物,另一种则是拦截到鱼儿未完全消化的代谢物及残饵。而后者,正是吸引蠓蛾的罪魁祸首。

过滤棉上出现未消化完全的代谢物和残饵,主要与饲养习惯有关。例如,直接将一把饲料投入鱼缸,看着鱼儿争抢,场面虽壮观,但会导致吃得过饱的鱼儿消化不良,排出的粪便中便含有未消化完的食物。不仅鱼儿之间会争抢食物,鱼缸的出水口、除油膜浮头也会与鱼儿争食。比如很多鱼友选择使用大流量水泵,理论上水流越大、循环次数越多,过滤效率越好,且大水流哗啦啦的看起来也很过瘾。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之前的内容已多次提及,今天我们就不多说了。水流过大很容易导致鱼食被带到过滤棉上。
这些问题会导致未被吃掉的鱼食被过滤棉拦截,或未被消化完的粪便被过滤棉拦截。而鱼缸中的菌群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分解转化鱼儿已经消化的鱼粪,对于残饵和未消化完的鱼粪则基本无法分解转化。这些未被分解转化的物质会腐败、霉化,产生的霉菌通过水流回流到鱼缸中。若此时鱼儿状态不佳或生病,使用各种试纸测试鱼缸水体指标可能仍显示正常。但霉菌长期通过水流带入鱼缸水体中,鱼儿想不生病都难。

无论是鱼缸中出现蛋白虫还是蠓蛾,只要及时清除过滤棉上的虫卵,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因此,当鱼缸出现不良情况时,不要急于考虑使用药物来治理。除了进行正常的换水和维护工作外,还应仔细检查过滤棉的状况。因为鱼缸中发生的部分不良情况都与过滤棉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对鱼友们有所帮助,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