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来源:雪球App,作者: 老人防招行,(https://xueqiu.com/7983592757/182700081)

这是有些家长会问小孩的问题。多数小孩会困惑,不明白。

从感觉上,铁比棉花重。这是多数小孩的看法;事实上,家长都知道,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问题的答案,对到没法说。

小孩从感觉上,对;大人则看成常识,对到没法说。但是,二者矛盾。

面对这样的冲突,怎么办?你用什么办法,让小孩接受这常识,又对那感觉不失信心?

……

一般地,你若问到,一定的体积的棉花和铁,哪个重?实际上,你想用密度方程式来解释。这不可取。先不说,小孩要学到这方程式,要到少年了。其实,方程式是对世事的抽象,无从观察,当然,无法解释。

让我们依从小孩的感觉,铁比棉花重。在某种局限下,我们能推出“铁不比棉花重”。

解释过程及其逻辑如下:

用个天平,展现那铁比棉花重是必要的。显然,抓一把棉花,加在那堆棉花上时,“铁比棉花重”可能被事实所推翻。反过来,“铁不比棉花重”也可能被事实所推翻。关键是,那一把棉花,是加上,还是拿回,这可以称作“验证条件”。这个验证条件,可观察,且确定,只要“那一把棉花”加上,不拿回,“铁不比棉花重”,这个假说就不会变来变去,会始终成立。

你家小孩,会不会调查得出,从“铁比棉花重”转变为“铁不比棉花重”的那个局限?

经小孩调查找出来的那个局限,就是那一把一把的棉花,加上、再加上直到转变,直到“铁不比棉花重”这现象出现。这小孩眼见的转变重要,什么体积之类的概念不重要。

那一把棉花,在加上不多,拿下则少的局限下,铁可以和棉花一般重。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不就是那局限下的具体表现吗?

本来一个脑筋急转弯,被我煞有介事的写成一篇装逼文章。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