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主题系列(一),纺织中的化纤

来源:雪球App,作者: 127Hc,(https://xueqiu.com/1260260123/298361731)

一.什么是纺织业?

纺织业的形成就是“衣食住行”解决衣的问题。而衣服是必须品。

纺织业是指涉及将纤维原料加工成纺织品的一系列工业活动的总称。这个行业包括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到最终产品的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纺织业是一个多元化和跨学科的领域,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而且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的首选

纺织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分上游,中游,下游。每个环节又分设备和材料,今天我们只看上游最重要的原料。上游因为是原料所以是标准化产品,大多都是大宗商品,而中下游因为是面对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更多的是定制化。标准化的产品主要关注点在成本,定制化主要关注点在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

纺织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产业至今已经转移4次,现在正在第5次转移。每一次的产业转移都是不同的原因,但主要都是都是成本。但是每一次的转移都会带来资本和技术。

核心驱动在于走向成本洼地:英国、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一战后20世纪初)→日本(二战 后1950s)→韩国、中国台湾及香港(1970s)→中国大陆(2001加入WTO)→东南亚(2010年至今)

 总结规律:①以技术革命与全球格局重塑为催化,每一轮转移周期持续20-30年;②次序上先转移成品环节(人力密集型),其次棉纱等天然纤维环节(资本密集型),最终本土产业向高端纤维及面料转型升级。中国已经经过了人力和资本环节,现在向高端纺织纤维和面料升级迈进。

二.纺织的原材料——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是指用于制造纺织品的细长材料,它们可以是天然的、人造的或合成的。主要分为1.天然纤维2.化学纤维。以下是纺织纤维的一些主要类型和特点:

1.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纤维,它们可以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

①植物纤维:如棉、亚麻、黄麻、苎麻等。

②动物纤维:如羊毛、丝绸、驼毛、兔毛,桑蚕丝等。

2.化学纤维:也称为合成纤维或人造纤维,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从各种原料制成的纤维。化纤行业上承石油化工,下启纺织行业。

①人造纤维(再生纤维):

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成,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莫代尔纤维等。

②合成纤维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纤维,如聚酯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丙烯腈、聚丙烯、氨纶(弹性纤维)、氯纶等。

化学纤维生产方法各异。化学纤维种类不同,其原料及生产方法也各异,生产过程可概括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聚合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纺前准备(纺丝熔体或纺丝溶液的制备)、纺丝(纤维的成形)、后加工(纤维的后处理)。

不同的纤维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游的分布也不同。比如长丝主要在所有服装,粘胶长丝主要在绣花线,主要看古风长裙。粘胶短丝主要做棉的替代。氨纶在内衣,运动服使用占比加大。等等

各化纤品种消费量级存在差距。涤纶长丝 2023 年国内表观消费量达 4305 万吨,超过国内纺织纤维总消费量的一半,棉花消费量为 790 万吨,是消费量第二大的纺织纤维,但已被涤纶长丝远远甩开。涤纶短纤消费量为 600 万吨级,粘胶短纤接近 400 万吨,PA6 纤维为 300 万吨级,而氨纶、PA66(纤维约占 50%)、腈纶消费量不足 100 万吨。

原料结构方面,2016年之后化纤与棉花的消费占比基本保持在65:35,化纤已占主导地位,对棉花形成较强替代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国,2022 年中国化纤生产量是5100万吨,全球7920万吨,中国占全球的64%。而国内化学纤维中涤纶占比最大,达到了65%。

各纤维品类国内增速差异显著。据统计,2014-2023 年我国主流纤维品种消费复合增速依次为涤纶长丝(8.2%)、涤纶短纤(7.1%)、氨纶(7.0%)、PA6 纤维(6.2%)、PA66(4.8%)、粘胶短纤(3.4%)、棉花(2.3%)及腈纶(-3.7%)。除腈纶外,绝大多数化纤消费增速为正,且大于棉花。

下一篇主要分析:化学纤维中占比最大的:涤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