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年度国内棉花减产缺口基本已被抛储及进口增量弥补。下游表现偏弱,纺纱即期利润为负且缺乏订单,棉纱社会库存水平高企且去库进程缓慢,棉花棉纱价格持续承压。综合来看,预计国内棉价在2024年初或将持续承压探底,直至棉纱去库有明显进展

一、行情回顾

2023年国内棉花期货行情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2023年国内棉花走出先持续上涨后快速下跌的过山车行情,回顾这一年走势,我们可以将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在春节前(图中A阶段),因为自2022年底疫情管理措施放开后,市场对2023年需求回暖预期较强,尤其期待春节后订单回流情况,叠加当时下游纱厂开机率、棉花及棉纱库存均较低,且部分下游企业及贸易商提前备货使得市场氛围相对火热,郑棉在春节休市前上冲,提前交易节后的需求复苏

春节后至3月底(图中B阶段)订单回流不及预期,且不断升高的棉花加工量使得全国总产量不断调高,供应压力显现。同期美联储发言再度转鹰,随后美国硅谷银行暴雷引发市场担忧,棉价与其它大宗商品同步下跌。同时也需要关注到,上半年的订单回暖中有一部分是酒店行业疫情后集中换新床品需求支撑,另外也有贸易商看好后市而引出的投机需求支撑,这两项为下半年需求转疲及棉纱库存累积埋下伏笔。

自3月底至9月郑棉出现上涨趋势(图中C阶段),4月商品整体市场情绪有所缓和,棉花自身供应端也出现了新变量,叠加抢收预期,棉花开始脱离商品整体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下调,产区在播种期遭遇罕见寒冷天气,新年度减产不可避免。同时下游在纺纱利润较高且有订单回流的情况下维持高开机率,棉花需求较好,棉价因此一路上行。但在这一过程中,为弥补库存紧张与新年度减产影响,抛储及配额政策陆续出台,棉价上涨受到一定压力。“金九银十”需求表现较弱,中间贸易商环节棉纱库存持续累积至历史高位,至此棉价的支撑因素仅剩“抢收”预期。

国庆后至今(图中D阶段)进入下行通道,国庆期间国际原油大跌,节后商品市场整体下挫,叠加国庆期间并未出现大规模“抢收”新棉情况,且银行限制措施更加严格,“抢收”预期落空,棉价快速下跌。随后棉花开始交易“金九银十”弱需求,棉纱库存压力也进一步凸显,在上有套保压力的情况下,棉价不断下探,后在元旦及春节前季节性备货中棉价有所反弹。

2023年棉纱库存高企

自去年年底至今年上半年,下游即期纺纱利润均较好,在订单回暖及投机需求加持下,下游持续高开机生产。而在下半年,疫情后的家纺产品集中换新需求减退,即便国内需求弱复苏持续,在纺服出口仍然不振的情况下,总体终端需求较上半年转弱。至“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下游反映订单回暖有限,中间贸易商环节棉纱库存持续累积,从之前的主动累库转向为被动累库,库存消化不畅的问题逐步从中间环节向纱厂传导显现。棉纱库存压制纱价,由此压制纺纱利润。

二、未来关键因素

棉纱库存去化程度

历年12月都会有一轮织厂备货需求,带动纱厂棉纱去库。但今年由于中间贸易商环节棉纱库存远高于往年,织厂的补库需求在整体订单较弱的情况下市场反馈不明显。后面的库存消化将主要依赖“金三银四”传统旺季。海外需求上,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批发商服装及面料库存已连续下降10个月,但目前仍处于相对高位。

国内棉花下游去库存加速,棉纱库存降低到120-130万吨。以目前的去库速度推测,估计在2024年春季能去库至正常水平区间。

新棉成本支撑松动过程

今年收购季恰逢商品市场情绪较差,棉价一路下行,目前大多数棉花资源仍集中在轧花厂群体手中,其具备挺价能力,但随着资金压力上升上游挺价能力及意愿都将大幅削弱,届时棉价支撑将松动,若棉纱依然去库困难,棉价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下挫。

有关新棉产量目前众说不一,若全疆产量超过此前520-530万吨的预期,将形成新的利空。

目前棉纱库存被动累库至历史高位等待消化。国内弱复苏持续,而海外仍处于去库周期中,短期暂时看不到能快速消化棉纱库存的契机。综合来看,预计国内棉价在2024年初或将持续承压探底,直至棉纱去库有明显进展,之后,若2024年“金三银四”表现较好及海外纺服终端补库启动,郑棉或将开启震荡反弹行情

来源:永安研究、宏源期货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文章转载、来源、删稿、宣传合作,请添加小纱微信newyarn888888)

想第一时间了解行业重大消息吗?关注中国纱线网公众号,发送“行情”,了解最新行情;发送“招聘”,查看最新岗位信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