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气炎热,虽然不适合很多植物生长,但是对于棉花来说,却非常的喜欢,一般天气越干旱,那么棉花生长的就越好!

冬季到来,人们普遍穿上了棉衣,羽绒服。由于羽绒服保暖性好,面料显得上档次,城里人穿羽绒服的多;而棉衣,仍然是广大农村人冬季御寒的重要武器。在现代人眼里,丝、麻、羽绒等属于高档衣服的原料,而棉的级别等而下之。要知道在宋朝,棉可是达官贵人才能拥有的高级衣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国历史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普遍是以丝、麻做衣料的,自宋以后,棉才开始人们作为服装的纤维,因为新奇少见,所以格外珍贵。

棉花原产于亚热带的印度和阿拉伯,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外贸易往来和人口流动,传入中国。一开始棉花只是在偏远地区种植,直到宋代,才逐渐流传入内地,史书上才有“棉”的记载。至明代,由于开国皇帝的大力推广,棉花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棉花全身都是宝。棉纤维是制作衣物和各类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棉籽是榨油重要的材料,棉籽油颜色橙黄透明,香气浓郁,富含营养;棉纤维和棉杆都是造纸的重要材料;连棉花的花都是重要的蜜源。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

我国新疆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温度适宜、降水稀少,比较适合棉花生长。新疆莎车县不仅是新疆的人口第一大县、种粮大县,更是产棉大县。莎车县有着悠久的种棉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农民投入的增多,莎车县的棉花产量和质量都在逐年提高。今年虽然有少部分地方受到低温、风灾等自然灾害,但是由于农民加强了田间管理,总体产量基本没有减少。但是棉花优质无优价,高产出并没有高收入。目前整个县的种植户,仓库有几万吨棉花滞销,农民看着雪白上好的棉花卖不出去,心急如焚。

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我国棉花对美国出口锐减,还有新型织物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棉纤维的替代品逐渐增多,市场上对棉花的需求不断减少。现在轧花厂因为租金上涨,除去成本,每斤收购价10元左右。农民种棉的成本也在8、9元,加上人工采收费用的提高,甚至还会更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棉纺织厂也普遍开工不足。即使棉花价钱已经很低,也没有人大量收购,并且在压价。买买提大叔家种了100亩棉花,至今才卖出极少一部分。他说,要是这一段时间再没有人来收,就没钱置办年货了。

对于优质棉花滞销,出路在哪呢?在政府层面,一方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纯棉制品的优点,从而扩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对棉花加工企业给予扶持,帮助农民解决售棉之忧。在农民自身方面,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国家补贴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棉花前景不能失去信心。有条件的农民还可以将棉花深加工、去库存。

道路虽然曲折,前途还有希望!各位读者,关于棉花的种植,你有什么新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