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约为8805万亩,占全国农业用地70%以上。油棕病虫害多发生在树心部位,以往防治依靠人工,耗时又费力,当地油棕种植商开始寻求更高效率的管理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大疆联合合作伙伴为当地油棕引入了无人机管理方案。

墨西哥—无人机守护 国宝级龙舌兰

龙舌兰是墨西哥“国宝级”作物。它在当地被广泛用于酿造 墨西哥的国酒-龙舌兰酒。Casa Sauza是 墨西哥本地一个知名的龙舌兰酒品牌,他们诞生于1873年,历经数十年的革命、战争和数百年的工艺完善,得以闻名天下。 在墨西哥,Casa Sauza经营着7000 公顷的龙舌兰田。龙舌兰每年经历多次的管理动作,其中就包括防虫防病,除草。此前的管理主要由地面的拖拉机和人工完成。采用人工作业,很多时候要冒着40度高温来完成巡田、喷洒农药等工作。愿意干的人越来越少。

为解决这些问题,Casa Sauza引入了大疆无人机对龙舌兰田进行管理。相比于人工喷洒,植保飞防可以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并且效率更高,时间更短。今年2月,通过无人机它们控制了87%的杂草,而在去年一整年,他们也仅仅只是控制了66%的杂草。而且他们还减少了30%除草剂使用量,为每个龙舌兰带来了20-30%的增重。“ 只把农药用到必要和真正需要的地方,没有滥用。” Casa Sauza 龙舌兰规划经理表示,“无人机带来了本质性的好处。”

海南—芒果无人机全程管理

海南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果树大区,其中三亚芒果种植面积近40万亩,每年出岛量约60万吨,是三亚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芒果从5月摘果后的修枝作业开始,到来年5月份的芒果上市,一年要完成30-40次的农事管理动作。在此前,这些农事管理动作,都只能靠人工完成,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频繁接触农药也对工人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

2019年,在海南种了15年芒果的郑棉朋找到了新思路——无人机。经过两年多的测试与优化,如今无人机已经可以帮助他的8000亩芒果园完成80%以上人工管理动作。无人机在喷洒农药时,虽然药液浓度高,但可以只在树冠区域喷洒,避免了农药浪费。大疆的T30植保无人机所搭载枝向对靶技术和大风场,可以让农药很好地附着到叶片上,又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最终,郑棉朋的芒果园最实现30%以上的农药节省。

新疆—棉花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如今****种植不仅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还开始迈向智能化。在棉花生长期,为了控制棉花高度,提高机械化收获率和产量,需要喷洒生长剂或控制剂。由于土地肥力差异,棉田中不同区域棉花的长势并不统一,大面积棉田采用统一标准喷洒,并非**方式。那如何更科学地优化大面积棉花的生长统一性?

2021年5月份,带着棉花数字解决方案,新疆石河子陈功旭在5000多亩棉花田开启了新试验。在查看棉花生长环节,陈功旭引入了多光谱无人机。操控无人机在棉田上飞一圈,就可以获得棉花生长的多光谱图,从而判断不同区域的棉花长势,且精度更高。有了棉田多光谱图后,就可以生成变量喷洒的处方图,再导入到无人机中进行生长剂或控制剂的变量喷洒。今年通过新方式来管理棉田,作业3次就可以做到齐苗。对比发现,传统方式的地块,矮棉花苗只有6-8个棉桃,但新方式作业的地块,棉花苗大多数都有10-12个棉桃。一些差地块,预计产量能有10%以上的明显提升。

喷洒脱叶剂环节,无人机配合多光谱信息可以实现精准喷洒。在有棉花的地方才喷洒脱叶剂,没有棉花的地方就不喷洒。不仅减少了脱叶剂的使用,而且对土地,环境更友好。9月28日,陈功旭家的棉花收获了。用了新技术的棉花田,亩产量达到了610公斤。而使用传统方案的棉花地,亩产550公斤,两者差了60公斤。

浙江—滩涂飞播修复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今年3月,上海沐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疆T30,成功将1200万颗“海三棱藨草种丸”撒入浙江嘉兴平湖滨海湿地10公里白沙湾海堤附近。时隔4月,目前已形成一条岸美、滩绿的生态化景观。此次平湖滨海飞播海三棱藨草项目的成功,将给全国湿地保护提供可复制的“飞播修复经验”。通过飞播达到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目的,起到净化水质,保沙护滩、防灾减灾作用,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的同时推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新疆、西藏—飞播草籽修复

三年前,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前废弃的多个矿山,由于大量的碎石、松散矿渣**地表,对当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020 年 12 月,阜康市对 28 处关闭矿山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大疆农业合作伙伴铁漫植保参与到了本次矿山复绿的治理工作中,通过人工干预,无人机播撒草籽,恢复地表植被,累计作业面积 10000 亩。去年冬天,飞播下去的蒿子、驼绒藜、草木樨、冰草等草种都静静地“躺”在雪地中,等待春暖雪融时生根发芽。今年夏天,荒芜的矿山已长出深浅不一的绿草,矿山治理重现绿色生机。

西藏海拔高、气候寒冷,受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具有治理难度大等特点。5月28日,大疆农业植保队首次在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4市9县区进行无人机飞播种草试验作业,提升雪域高原造林绿化能力。本次播撒种草面积66.48万亩,飞播草种约323.01吨。西藏自治区林科院院长李炳章表示,在地形条件复杂地区开展无人机飞播种草试验,可以为科学开展飞播种草奠定基础。这次成功的实验,也将为后续大规模飞播种草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陕西、新疆—无人机果树授粉

陕西是中国猕猴桃大本营,所产的猕猴桃质地绵密柔软,甜酸适口,受到市场青睐。猕猴桃作为雌雄异株植物,必须进行异花授粉才能结果。如何高效地为猕猴桃授粉,关系到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陕西渭南福康植保公司、渭南果树研究院、华洲高塘果沁农业猕猴桃园三家联合,利用大疆T10为200亩猕猴桃树进行授粉。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在西安、湖北、贵州等地开展了近1000亩的示范实验。

新疆巴州是库尔勒香梨的主产区之一。全球消费者能不能吃上香甜的库尔勒香梨,每年春天的授粉管理动作尤为关键。以往传统除蜜蜂授粉外还有人工辅助点粉,存在着粉源、花期短、人工效率低等问题。如今利用无人机液体授粉由于效率高、坐果多、产量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选择。以往人工作业,平均 200 元/亩,而现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授粉,价格在 20-30 元/亩不等,不仅可以帮助当地果农降低成本,保证高效授粉率,提升香梨的产量与品质,还能带动当地植保飞防创收。

湖北—无人机清除蓝藻水华

8月17日,武汉东湖出现局部地区爆发蓝藻水华。此次,出现蓝藻水华的东湖水域,主要在东湖凌波门游泳池到水上运动单位一带的水域,在风力的作用下,临近岸边的蓝藻水华现象越发明显,在岸边形成了一条长数百多米、宽几十米左右的“绿毯”,水波兴起处“绿光闪闪”。

蓝藻水华现象的出现,标志着水体中藻类或上层水生植物过度繁殖,有机物增加,溶解氧降低,这将导致底层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最终水质变差。为防止蓝藻水华往湖面深处蔓延,武汉相关管理部门,出动3架T30,向受污染的湖面喷洒清除蓝藻的药液。相比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无人机喷洒效率更高,而且灵活性更强。

辽宁—无人机赤眼蜂自动投放作业

在水稻、玉米、甘蔗的产区投放赤眼蜂,通过破坏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而起到灭杀作用,是一种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绿色植保。此前,投放赤眼蜂,是将沾有赤眼蜂卵的卡片别到作物叶片背面,由于采用人工操作,作业效率非常低,人均每天不到20亩。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并且解决作业自动化,轨迹可追溯的需求,大疆农业合作伙伴辽宁飞王开发出了一套自动投放系统,并于2021年在辽宁省的水稻区完成了9600亩次的赤眼蜂投放作业。相比人工做,无人机自动投放一天可作业超过2000亩,是人工效率的100倍。以虫治虫,绿色植保。赤眼蜂无人机自动化投放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2020年统计为例,仅玉米虫害发生面积5.6亿亩,其中90%的虫害都可以通过赤眼蜂防治。

湖南—小龙虾饲料播撒

知名网红餐饮店长沙文和友,在湖南望城有2000亩的荷花虾养殖基地。以前文和友的小龙虾需要人工播撒费时费力,平均每个小时每个工人只能完成50亩的饲料播撒,而且还是定点近距离的播撒,很难做到全池均匀撒播,极易造成饲料利用率低。从2021年初开始,文和友开始用上大疆T20无人机,10分钟就可以把50亩撒完撒匀,饲料利用率还能提升40%。播撒均匀的就能保证所有虾的个体个头差异小,避免了互相大吃小,虾产量也得到了提高。如今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小龙虾养殖区域,越来越多的虾农选择使用无人机进行小龙虾饲料投喂。

来源:大疆农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