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棉株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分供应不足或过多,会影响棉株体内有机养分的积累和转运。
棉花打顶后进入生殖生长的盛期,花、蕾、铃逐渐形成,这一阶段是棉花整个生育期需水最多的阶段,一水要足,二水要饱,三、四水要足(三、四水是打顶以后的二水),做到控制灌量、灌水均匀、不淹不旱,灌后叶色一致,生长整齐。停水时间须结合秋季气温、土壤墒情、棉株长势而定,一般8月20日到30日停水,防止棉株贪青晚熟。沙土地和戈壁地适当推迟,在9月上旬停水。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蕾铃脱落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土壤湿度以在20%左右(占干土重)时,对棉花生育最为适宜,蕾铃脱落最少。
当棉田因土壤过干导致水分供应不足时,就会直接影响到肥效的发挥,从土壤进入棉株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数量会发生减少,也就影响到有机养料的制造、供应和分配,棉株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影响棉株的正常生理活动。
同时,由于缺水,叶片萎蔫,蒸腾作用减弱,温度增高,棉株处于水分和养分胁迫状态,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积累减少,导致棉株整个代谢作用的破坏,棉株生长发育停滞,因而造成蕾铃脱落。
当棉田出现土壤过湿导致水分供应过多时,特别在氮肥过多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分被过多地用于棉株的营养生长,引起棉株枝条徒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蕾铃得不到足够的有机营养而脱落。
另外如棉田地势高低不平、棉田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及时,水分过多,会使土壤通风不良, 氧气不足,根系的呼吸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光合强度降低,有机营养不足,造成蕾铃脱落。
据调查,地势低,排水不良比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棉田,成铃数减少,脱落率会增加。
综合上述,在花铃期这个棉花需水需肥最强的时期,一定要做好棉田的水肥管理,做到棉田不宜水分过多,更不能发生因干旱而出现土壤缺水的现象
这段时间在田间发现很多农民问一个问题:前面的花苞落了。
我们到田间发现,普遍棉花都有点高,农户说,同样的矮棉花也是,花苞落的很厉害,出现了中间空了的现象。
怎么回事?
1、首先明确一点,我们所有棉花蕾铃都坐住是不可能的。
2、蕾的脱落,大部分是瞬间营养不良,比如高温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铃的脱落,大部分是因为授粉不良。
3、如果营养生长过旺,会出现內围铃大量脱落的现象,这个现象一般在我们的果枝过长,很多內围铃到主茎的距离都超过20公分,两边形成了扁担状态,这种棉花容易出现非常严重的內围铃脱落,原因由机械,营养,水肥等诸多因素。
处理方案:
1、对于后期已经长太高的棉花采用控水(注意这个词语,该浇水必须浇,这段时间天气热,旱了会造成严重的蕾的脱落现象,下一茬蕾在补充的时候产量就会有影响。)
2、增肥,已经那么大的架子了,必须有维持大架子的肥料,这个就好比一个2米大个子,维持日常生活需要的绝对比1米6的人吃饭要吃的多,这点上,需要重视。很多农民在这个时候,采用控肥的措施,容易造成更多的蕾铃脱落。
3、化控时候略微喷施乙烯利1~3克,采用信息素的模式进行调节植物的生长转化。(注意,此项民间技术有很大的争议)
4、后期滴入磷酸二氢钾,因为太密了,根系呼吸变弱,容易造成后期的红叶茎枯病,所以提前控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