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父亲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的呀,却找不到父亲了。突然,我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果然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种上十亩棉花不可,还说,自己还能动,不想增加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钻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看走近的我,笑了,打着招呼。深深的皱纹在黝黑的脸上舒展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中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躬着前行。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有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柔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父亲啊,父亲!
⑥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⑦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⑧静静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美得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暖和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阅读短文,将①—⑦段的故事情节在横线上补充完整。回到家,父亲不在→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3】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小题4】请谈谈你对题目《棉花里的父亲》的理解。
为救国而读书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大师,他被誉为“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可是同学们,你们相信吗?苏步青刚上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会,没有意思。直到初中三年级时,苏步青就读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杨老师。
杨老师刚刚从东京留学归来。走上讲台,杨老师把课本往桌上一放,说:“今天我们不讲课本,我们要讲国家!当今世界,弱肉强食,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事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随后,杨老师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这堂课上,杨老师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这一堂课在苏步青的内心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杨老师的话让苏步青明白了,读书并不仅仅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也不只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读书更是为了拯救中国的苦难民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开始喜欢数学、钻研数学,并写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从此,苏步青更加认真学习,并在课余时间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1927年苏步青从日本名牌学校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免试升入该校研究生院攻读研究生,并接连发表了41篇数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被数学界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1931年3月,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该校理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日本一所大学要聘请苏步青去当副教授。如果担任这个职位,将会获得很优厚的待遇,而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祖国的浙江大学任教。那时,苏步青一度生活得十分艰苦,但他还是抓紧一切时间写作、整理研究成果,把自己的学术成果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苏步青曾说:“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小题1】苏步青刚上初中时,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把表示原因的句子抄写下来。【小题2】苏步青走上数学学习与研究之路,是因为他明白( )
A.学好数学可以满足个人的兴趣。 |
B.学好数学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 |
C.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而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
【小题4】苏步青说自己选择的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这条路指的是( )
A.学习数学 | B.为救国而读书 |
C.出国留学 | D.放弃优厚待遇回国 |
拼命挥手
余秋雨
①这个故事,是很多年前从一本外国杂志中看到的。我在各地讲授文学艺术的时候,总会频频提及。
②一个偏远的农村突然通了火车,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有一个小孩特别热情,每天火车来的时候都站在高处向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他挥手了几天终于满腹狐疑: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还是我长得太难看?或是我的手势错了?站的地方不对?天真的孩子郁郁寡欢,居然因此而生病了。生了病还强打精神继续挥手,这使他的父母十分担心。
③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决定到遥远的城镇去问药求医。一连问了好几家医院,所有的医生都纷纷摇头。这位农民夜宿在一个小旅馆里,一声声长吁短叹吵醒了同室的一位旅客。农民把孩子的病由告诉了他,这位旅客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
④第二天,农民醒来时那位旅客已经不在,他无可奈何中凄然回村。刚到村口就见到兴奋万状的妻子,妻子告诉他,今天早上第一班火车通过时,有一个男人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拼命地向我们孩子招手。孩子跟着火车追了一程,回来时已经霍然而愈。
⑤这位陌生旅客的身影几年来在我心中一直晃动,我想,作家就该做他这样的人。能够被别人的苦难猛然惊醒,惊醒后也不作廉价的劝慰,居然能呵呵一笑安然睡去。睡着了又没有忘记责任,第二天赶了头班车去行动。他没有到孩子跟前去讲太多的道理,只是代表着所有的乘客拼命挥手,把温暖的人**还给了一个家庭。
⑥孩子的挥手本是游戏,旅客的挥手是参与游戏。我说,用游戏治愈心理疾病,这便是我们文学艺术的职业使命。
【小题1】结合语境,下面对“霍然而愈”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心病很快就好了。 | B.身体突然倒下了。 | C.使命终于完成了。 |
【小题3】结合语句,说说下面画横线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1)这位农民夜宿在一个小旅馆里,一声声长吁短叹吵醒了同室的一位旅客。
(2)农民把孩子的病由告诉了他,这位旅客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
【小题4】“第二天,农民醒来时那位旅客已经不在”,请你设想一下旅客看着熟睡的农民会说什么,农民醒来没看见旅客又会说什么。
(1)旅客看着熟睡的农民,自言自语:“
(2)农民醒来没看见旅客,自言自语:“
【小题5】文章标题“拼命挥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