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此外还有一种民间用来辟邪祈福的习俗,那就是正月十五捏面灯,祝愿家人平安、六畜兴旺。

面灯也叫面盏、棉花灯,一种元宵节面食,汉族岁时风俗。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用食用油作燃料,多用谷物桔杆缠上棉花做灯芯,故称棉花灯。

2月25日,市民温秀英就开始制作面灯,迎接元宵佳节。从和面、揉面、成型、点睛,一个个面团在她手里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了神态各异的面灯。

“像这样的传统风俗别说城市了,就连村里也很少有人去做了。”她说,元宵节这天,人们要用和好的白面或黏米面、豆面捏出一些面灯,一同放进锅里蒸熟,然后用棉花捻成棉线放在灯碗儿里做灯芯,里面放上香油,在晚上的时候点亮,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六畜兴旺。

面灯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面灯上要捏出十二个褶子,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掀锅后,从灯里所蓄的蒸汽水推断月份的旱涝,预测年景。面灯还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常见的有狗、鸡、鱼、龙、猪等。

不同的动物面灯要摆放在不同的地方,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形面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形面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形面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面灯成为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的传统习俗。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面灯用在元宵节晚上照明,童谣曰:“棉花灯,照照眼,三年不害眼!棉花灯,照照腚,三年不害病。”

过去由于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们人手一只,端着面灯出去“闹元宵”,油尽而食。还有的把做出的面灯晒干,等到过了十五就把面灯切成片放到萝卜干或者白菜里做成炒菜,成为一道美味佳肴。

本期编辑:王璞

声明:

如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今日永城(id:jrycc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