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棉花,却将大量新疆棉出口,到底为什么?

新疆种植棉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新疆生产的长绒棉畅销海内外。

别看棉花不起眼但和石油一样同属于战略物资需要平时储备,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也是棉花消耗大国。

我国每年生产的棉花不够自己使用还要从世界各地进口约200万吨棉花才能满足需求。

既然我国自身的棉花缺口都那么大为何还要让大量的****出口,这是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听起来这像是个悖论,一边是庞大的需求没能满足、一边是大量的出口订单。

****究竟好在了哪里,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这样做值不值得,我们一起来关注棉花问题。

一、悠久的棉花栽培

棉花并不是我国本土的植物而是得益于“丝绸之路”从遥远的印度、阿拉伯世界进口而来。

中国人的先民是养蚕缫丝起家的,所以服饰多以布匹、丝绸为主。

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季,也是靠动物皮毛来抵御刺骨的寒风侵袭。

据考证在东汉时期棉花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在当时的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开始扎根开花。

新疆种植棉花的历史就是我国种植棉花的历史,由此可见新疆棉好不是好在一天两天而是好了几千年。

不过棉花传入中国似乎在新疆这里被卡住了,久久停滞在新疆一直没有深入到内地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一直依赖传统的养蚕缫丝。

直到明清时期棉花才开始在祖国各地广泛种植,穿棉做的衣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穿搭。

整个长江流域以及我国的西北地区成了重要的棉仓,正是有了这些种植基础近代棉纺工业才能飞速发展。

汉中盆地和华北平原成为最早发展纺织工业的地区,至今在郑州国棉厂依然是个有情怀的地方。

依托铁路的便利让郑州国棉厂的棉纺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对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了,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成规模的种植棉花。

1984年我国棉花种植量达到了600多万吨成为巅峰时期,除了自产外我国还开始了大规模进口棉花的时代。

我国虽然国土广袤但是人口基数大,土地不能只用来种植棉花还要种植其他农作物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

棉花的缺口想要得到解决就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进口另一个就是依托农业科技提高棉花的商品化程度。

二、国货之光新疆棉

前面提到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也是我国棉花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地方。

新疆种植棉花的历史悠久,所以那里的人对棉花的生长习性更为熟悉。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极具代表性的长绒棉。

除了有经验的农民外,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是****盛产的因素。

这里种植棉花的优势无可比拟。

新疆占据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有着充足的土地来种植棉花,而且这里的土大多为沙质土更符合棉花的种植。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棉花来说也很重要,虽然是旱地作物但依然需要水的灌溉。

这里的水都是冰川融水没有任何污染物,这也使得棉花不会掺有杂质。

新疆的温差是很大的,白天光照充足能让棉花得到沐浴晚上温度低又能得到沉淀,这让棉花和水果都能得到很好的发育。

不光是新疆还有整个中亚五国都是棉花的主产区,这里的自然条件类似,这也是为什么新疆能在我国率先种植棉花。

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还因为棉花种植的好被誉为“白金之国”。

把洁白的棉花比作金子一般,可见当下棉花的国际市场有多大。

新疆依托生产建设兵团实施规模化生产,可以使用大型农业机具,这也让****的商品化率得到了提升。

一些播种机、收割机、打包机、无人机投入到****的生产当中,现代科技手段能轻松打理大规模的棉花地。

新疆盛产棉花但不会无序的种植棉花,毕竟那里的生态环境太脆弱了,超过生态承载量就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所以面对我国庞大的棉花需求缺口,光靠新疆这样大规模生产还是不够,还需要一些进口来帮助。

三、出口还是进口?

****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深受国际市场的喜爱,一些大型服装品牌商早早就订购。

棉花甚至还成了期货市场里热捧的商品,以2020年为例我国新疆棉每吨出口价格在1.8万美元,这样的市场诱惑怎么可能不去出口。

同一年里我国市场进口棉花,也只是国际市场均价1.2万美元一吨进。

这一出口与一进口之间就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

我国实施的是市场经济制度,要巧妙的学会用市场杠杆的作用以小棉花撬动大市场。

我国的棉花市场缺口大一时半会是填不完的,除了常规的市场生产、人民生活的需求外。

棉花还是一种战略物资需要进行储备。

不管是军需生产还是应急物资调配,这些都需要以棉花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否则再有生产能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国新疆自治区地处内陆经济远不及内地或者沿海那么发达,能培育出国际市场上的优质棉花出口也是好事。

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环境、整区域脱贫致富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新疆棉如今已经成为优质棉花的代名词被国际棉花协会所认证。

有了这个品牌可以保障整个新疆地区的种棉大户长久的市场份额,让他们安心种棉花让新疆棉走向世界成为国货之光。

棉花毕竟只是生产原料,商品的附加值并不高最终还是流向了下游的服装生产商那里。

在服装的市场赛道上我国并不占优势,虽然我国有廉价生产力和优质原料但我国没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以及奢侈品服装品牌。

国际的奢侈品商需要优质棉花作为原料,与其自己用不如出口能换来更多的收益.

这也符合市场的基本原则,有比例的出口剩余的留作自用。

四、庞大的棉花缺口

我国虽然是棉花出口大国但也是棉花需求大国,每年我国棉花需求缺口达到了2、300万吨。

国内虽然有优质的新疆棉但受到市场杠杆的影响出口到国外,中国棉花出口量为3.7万吨,新疆棉主要的销售市场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出口了那么多,那我国每年的棉花缺口又该如何解决?

市场上的棉花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我国的储备库能够很好的抑制市场波动带来商品价格的影响。

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受到自然灾害、货币汇率和国家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在有利于我国的时候出手购买,我国主要从巴基斯坦、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购买。

这样一来我国既有优质的新疆棉作为出口产品又有进口的棉花来源,看似是个冲突的表现实际上是利益最大化。

棉花和粮食一样最终要依靠自我供给才能安全稳定,否则总会有人时不时出来卡脖子。

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提高棉花的收成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科技入手来提高我国的棉花产量,否则这个缺口一直在就要一直为此担忧。

通过对棉花种子基因的改造来缩短棉花成熟的周期,争取做到一年几熟或者提高棉花的品质,让棉花的冠幅等变大都是很好的方法。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战略物资供应体系,棉花作为战略物资自然也在这个保供体系当中。

一时半会我国的棉花供应还不回受到多大的影响,反而能够靠出口让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收入。

长远来看还是要提高我国各地棉花种植的商品化程度,这样才能既保全了本土市场的需求又能在国际棉花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结语

当我们每天穿衣服、盖棉被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里边棉花的问题,棉花带给我们温暖的同时我们也要居安思危。

西方国家针对优质的新疆棉各种泼脏水、颠倒黑白,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对****充满信心,不能任由他们煽动市场信心。

要保障人民群众吃饱穿暖就要解决粮食问题和棉花问题,这不仅是个民生问题。

也涉及到国家战略物资供应安全问题。

我国种植棉花的地方有很多不止新疆这一处,希望有越来越多省区的棉花能像新疆棉一样凭借高品质打开国际市场。

洁白的棉花带给我们的既是财富,也是国际市场上的口碑。

它是新疆的代表更是我们中国的代表,经过西方国家的一闹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的价值。

关于****以及我国棉花进出口的现状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