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9日讯(通讯员 刘正毅 冯雪英) 现在已是步入深秋,天气渐冷,人们纷纷换上厚被子让自己有个暖暖的被窝,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可以钻进被子,甜甜的睡一觉。现在市场上的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被子种类繁多:棉被、蚕丝被、羽绒被等,从事纺织业的工人们也在岗位上辛勤工作。但是在棉被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棉尘,然而从事棉纺织工作的工人往往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忽略棉纺厂里的“危险分子”—棉尘,如果不注意防护,就会受到粉尘的危害。
有机粉尘是指以有机物质为主的粉尘,其中包括生物性粉尘,而生物性粉尘又分为植物源性粉尘和动物源性粉尘。植物源性粉尘包括植物的茎、叶、种子、花粉等,动物源性粉尘包括脱落的皮屑、毛、家禽的羽毛、动物的排泄物等。棉被生产过程中的棉尘是植物源性有机粉尘。棉尘可引起棉尘病,表现为胸部紧束感和胸闷、气短等,伴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慢性肺通气功能损害,出现咳嗽、咳痰、支气管炎症状和肺气肿,最终发展成为 慢性阻塞性肺病。
现在,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经常看到做棉被、弹棉花的小店,这些小店基本没有除尘设施,有的还没有通风设施,这样很容易造成在工作过程中,作业环境中棉尘浓度偏高,甚至对从业者造成一定的危害。
那么从事棉纺织工作的工人们如何进行职业健康防护呢?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下:
1、上岗前和在岗期间都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主要检查有无以下职业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在岗期间做职业健康检查时,要注意健康检查的周期和职业健康检查相关注意事项,检查对象要包括所有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人员。主要检查有无棉尘病及职业禁忌症。
2、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棉纺厂的棉尘危害:
(1)改革工艺,改进原材料和使用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从源头上控制棉尘的产生。
(2)车间内作业加强通风,作业时开启除尘设施以降低车间的空气中棉尘浓度,定期维护除尘设施,一定要保证其正常运转。
(3)作业期间应佩戴防尘口罩操作,尽量避免棉尘吸入鼻腔。
(4)车间内墙体、梁、支架、地面和设备等表面积聚的棉尘应及时清洁打扫,防止粉尘积聚。清扫时,应避免二次扬尘。
(5)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粉尘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尘吸入体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