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纺织工业涉及多种面料,在工业革命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羊毛。然而,棉花是一种用途更广的面料,在工业革命期间,棉花的重要性急剧上升,导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由这一新兴产业(技术、贸易、运输)推动的发展刺激了整个革命。
其他历史学家认为,棉花生产并不比工业革命期间经历快速增长的其他行业更重要,而且增长的规模从低起点开始被扭曲。迪恩认为,棉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从无足轻重变成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是最早引入机械/节省劳动力的设备和工厂的行业之一。然而,她也同意棉花在经济中的作用仍然被夸大了,因为它只是间接影响了其他行业。例如,成为主要的煤炭用户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在此之前煤炭生产经历了变化。
羊毛
到 1750 年,羊毛是英国最古老的产业之一,也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这是由“家庭系统”产生的,这是一个庞大的本地人网络,当他们不以其他方式从事农业部门时,他们会在家中工作。直到 1800 年左右,羊毛仍是英国的主要纺织品,但在 18 世纪上半叶,它面临着挑战。
棉花革命
随着棉花开始进入该国,英国政府于 1721 年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穿着印花织物,旨在限制棉花的增长并保护羊毛产业。这在 1774 年被废除,对棉织物的需求很快蓬勃发展。这种稳定的需求促使人们投资于改善生产的方式,整个 18 世纪后期的一系列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方法(包括机器和工厂)发生巨大变化,并刺激了其他部门。到 1833 年,英国使用了大量的美国棉花生产。它是最早使用蒸汽动力的行业之一,到1841 年拥有 50 万工人。
纺织品生产地点的变化
1750 年,羊毛主要在东安格利亚、西马和西部地区生产。尤其是西马,靠近两只羊,让当地的羊毛节省了运输成本,并使用了大量的煤炭来加热染料。也有许多溪流可用于水车。相比之下,随着羊毛的减少和棉花的增长,英国的主要纺织品生产集中在靠近英国主要棉花港口利物浦的南兰开夏郡。这个地区也有快速流动的河流——一开始就很重要——很快他们就拥有了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德比郡拥有阿克莱特的第一家工厂。
从国内系统到工厂
全国各地的羊毛生产业务风格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地区都采用“国内系统”,原棉被带到许多独立的房屋,在那里进行加工和收集。变化包括诺福克,纺纱厂将在那里收集原材料并将纺成的羊毛出售给商人。一旦生产了编织材料,它就会独立销售。在新机器和电力技术的推动下,革命的结果是大型工厂,其中有许多人代表工业家完成所有流程。
这个系统并没有立即形成,有一段时间,你有“混合公司”,一些工作在一个小工厂里完成——比如纺纱——然后当地人在家中执行另一项任务,比如织布。直到 1850 年,所有棉花加工才完全工业化。与棉花相比,羊毛保持混杂的时间更长。
棉花的瓶颈和关键发明
棉花必须从美国进口,然后将其混合以达到共同标准。然后对棉花进行清洁和梳理以去除外壳和污垢,然后对产品进行纺纱、编织、漂白和染色。这个过程很慢,因为有一个关键的瓶颈:纺纱时间长,织布速度快得多。织工可以在一天内使用一个人每周的全部纺纱产量。随着对棉花的需求上升,因此有动力加快这一进程。这种激励可以在技术中找到:1733 年的飞梭、1763 年的纺纱、1769年的水架和动力织布机 1785 年。这些机器如果连接在一起可以更有效地运行,有时需要更大的房间和比一个家庭可以生产更多的劳动力来维持高峰生产,因此新工厂出现了: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进行相同操作的建筑物一个新的“工业”规模。
蒸汽的作用
除了棉花处理发明之外,蒸汽机还通过生产大量廉价能源使这些机器在大型工厂中运行。第一种动力形式是马,它跑起来很贵,但安装起来很容易。从 1750 年到 1830 年,水车成为必不可少的动力来源,而英国水流湍急的河流使需求得以跟上。然而,需求超过了仍然可以廉价生产的水。当詹姆斯瓦特于 1781 年发明旋转式蒸汽机时,它们可用于为工厂提供持续的动力源,并驱动比水更多的机器。
然而,此时蒸汽仍然很昂贵,水继续占主导地位,尽管一些工厂主使用蒸汽将水泵回上坡进入他们的车轮蓄水池。直到 1835 年蒸汽动力才真正成为所需的廉价能源,此后 75% 的工厂使用了它。转向蒸汽的部分原因是对棉花的高需求,这意味着工厂可以吸收昂贵的设置成本并收回资金。
对城镇和劳动力的影响
工业、金融、发明、组织:都在棉花需求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从他们在家中生产的分散的农业地区转移到新的城市化地区,为新的、更大的工厂提供人力。尽管蓬勃发展的行业允许提供相当不错的工资——这通常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措施——但由于棉纺厂起初被孤立,工厂看起来又新又奇,因此招聘劳动力存在问题。招聘人员有时会通过为他们的工人建造新的村庄和学校来规避这一点,或者将人口从普遍贫困的地区带过来。由于工资低,非熟练劳动力的招聘尤其成问题。棉花生产节点扩大,新的城市中心出现。
对美国的影响
与羊毛不同,棉花生产的原材料必须进口,而且这些进口产品必须便宜且质量足够高。英国棉花产业迅速扩张的结果和促成因素是,随着种植园数量的激增,美国棉花产量的增长同样迅速。在需要和金钱刺激了另一项发明——轧棉机之后,所涉及的成本下降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