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观察|补库热情偏低 点价成交为主

中国棉花网专讯:江苏、山东等地几家棉花贸易企业反映,虽然本周郑棉主力CF2401合约再次跌破前低,疆内外现货基差报价、一口价应声回落,但除基差点价成交有所回升外,棉纺企业仍表现得不热情、不兴奋,贸易商/期现公司从****加工企业、期货市场接货的力度要稍好于棉纺厂。

常州某棉企表示,一方面大中型棉纺织企业自8月份以来通过竞拍储备棉、用配额提前锁定保税/即期中高品质外棉、接郑棉仓单(2022/23年度)、采购2022/23年度商品棉等方式进行了补库,目前“多看少动,按单拿货”的心态较强;另一方面,部分规模以下棉纺厂在订单缺乏、纱线累库、亏损面短期难扭转、现金流偏紧的前提下,纷纷采取错峰生产、降低开机率、减停产等措施规避风险,棉花等原料补采购充满不确定性,合同也经常出现违约、分批多次提货的现象。

从调查来看,随着郑棉、郑棉纱再次开启下挫模式,终端织布厂、面料和服装企业对棉纱压价同样凶猛,原料下跌的利好难以传递给棉纺企业。考虑到2024年春季订单表现不佳且加工进入中后期,再加上11月上旬以来OE纱、低支环锭纺厂成交低迷,很多纺企将主导产品调整为C26S-C40S及40S以上支数(含普梳、精梳纱),中高支纱的供应量持续上升,因此大中型棉纱贸易商加大C32、C40纱的抛货力度,根据采购量留出的议价空间比较大,对棉纺厂的冲击仍在持续,面对期货接连跳水、棉纱贸易商抛货砸盘及纱线出货滞缓、纺纱亏损面难以修复等多重打压,纺企大多难以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