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抢农时!农作物要提防这些天气“拦路虎”|插画
春耕春播正当时
春季,我国正处于气温由低到高过渡的时期,天气乍暖还寒,冷空气时常暴发南下。在春耕春播路上,农作物“宝宝”还得经过许多“拦路虎”的考验,比如连阴雨(寡照)、春旱、倒春寒、大风冰雹等天气……


易影响作物及区域分布:
南方冬小麦、油菜、早稻、春玉米等大田作物。
北方冬小麦。
南北方露地蔬菜、经济林果和设施农业。
防御建议:
需及时采取加固、遮挡、覆盖及包裹等手段,防范大风、冰雹等天气引起作物倒扶、机械损伤。


易影响作物及区域分布:
对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冬小麦和油菜、露地蔬菜等作物以及设施农业中各类作物有不利影响。
其中,低温寡照易导致冬小麦、油菜发育期推迟,华南地区早稻播种进度偏慢,秧苗长势偏弱;持续阴雨寡照、高湿天气易诱发江西、湖北等地部分地区油菜菌核病、四川盆地小麦条锈病和油菜霜霉病发生发展。
防御建议:
加强田地分类管理,及时疏通沟渠和散墒,低洼偏湿田块及时排湿降渍,防范湿渍害。

连日来,广东省遂溪县迎来了晴好天气,气温逐渐回升,种植户们纷纷抢抓农时,开展水稻播种育秧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 宋迪灵 摄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在冬季雨雪少的时候,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对缺水的情况不甚敏感。
进入3月后,土壤解冻,小麦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种,如果此时降水继续偏少,麦田缺水,旱象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对冬小麦返青生长影响明显,各地在春季应根据墒情苗情加强返青期田间管理,及时浇灌返青水。
易影响作物及区域分布:
黄淮海地区的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
西北地区的小麦、玉米、棉花;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小麦、油菜、一季稻、棉花;
西南地区的冬小麦、油菜、蚕豆、早稻、大豆、烤烟等。
同时,对南北方各地的蔬菜、经济林果等也会有不利影响。
防御建议:
加强水资源调配,及时科学灌溉,做好库塘蓄水,确保春播用水充足。积极开发水源,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影响明显。
易影响作物及区域分布:
倒春寒来袭,在北方,西北、华北、黄淮等地区的冬小麦、棉花、果树、蔬菜等容易遭受霜冻害。
在南方,倒春寒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种烂秧、南方油菜等蔬菜易遭受霜冻害,经济林果易遭受寒冻害。
防御建议: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采取覆盖、包裹等保温措施,或采取烟熏等增温措施。喷施或增热性肥,避免或减轻低温影响。
对南方早稻秧田来说,可进行深水护秧,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调节秧田水热状况。旱地农田适当浇水灌溉,以减轻低温影响。

霜冻是在春、秋转换季节时,夜晚近地面气温达到0℃以下,致使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低温冷害现象。霜冻一般开始于秋季,称为早霜冻,止于翌年春季,称为晚霜冻。
春季的低温霜冻过程可能会对北方的设施农业生产和果树生长发育不利,导致地膜棉花、大棚植物受损,果树花蕾遭受低温霜冻危害或被风吹落,影响授粉、坐果。

易影响作物及区域分布:
西北、华北、黄淮、江淮和江汉地区的冬小麦、春玉米、棉花;
江淮和江汉、江南地区的油菜、棉花;
西北地区的春小麦;
西北、华北、黄淮、江淮和江汉、江南地区的果树、蔬菜。
防御建议:
可采取覆盖、包裹等保温措施,或者采取烟熏等增温措施。还可喷施或增热性肥,防范影响。
近期农事“天时”如何?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3℃,部分地区偏高4℃以上;南方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3月1日、3-6日,强度较前期明显减弱,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北方冬小麦返青起身、南方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华南春耕春播以及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生长发育。
栏目推荐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 出品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