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而蕾是成铃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得到一定数量的优质蕾铃,才能有优质高产的棉纤维。

棉花铃蕾脱落是生产上的一个普遍问题,非常复杂,一般脱落率为60--70%。高的可达到80%以上,此时就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新疆棉区由于生态条件较好,采用滴灌技术,成铃率较高,但脱落率仍在60%左右。 一、蕾铃脱落比例

蕾铃脱落包括开花前的落蕾和开花后的落铃。落铃大于落雷,但当栽培条件不良,水肥不足或旺长,密度过大,恶略天气影响,盲蝽蟓危害时,落蕾大于蕾铃。

二、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

1、蕾铃脱落的比例。在蕾铃脱落中,落蕾与落铃的比例,总的趋势是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其比例约为3:2。但棉花前期遭受病虫害、干旱、水涝时,落蕾率大于落铃率。

2、蕾铃脱落的日龄。现蕾以后11~20天的脱落最多,20天以上的大蕾脱落的较少。棉铃开花后3~8天的幼铃最容易脱落,以3~5天为最多,10天以上的幼铃很少脱落。

3、蕾铃脱落的部位。一般下部果枝蕾铃脱落少,上部果枝蕾铃脱落较多;靠近主茎的蕾铃脱落少,离主茎远的蕾铃脱落多。但密度过大,肥水过多,棉株徒长时,蕾铃脱落部位与上述相反。并且现蕾、开花越早,脱落越少。

4、蕾铃脱落的时期。一般是棉花初花期以前很少脱落,以后逐渐增多,到开花结铃盛期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减少。据研究,7月下旬~8月上旬开花结铃盛期的脱落数约占总脱落数的56%左右。

5、不同棉种和品种间蕾铃脱落的差异。据统计,陆地棉脱落率最高,亚洲棉次之,海岛棉最低。陆地棉品种间,蕾铃脱落率差异也较大,相差高达35%左右。

三、蕾铃脱落的原因

1、生理脱落。生理脱落是蕾铃脱落的基本原因,约占总脱落率的70%左右。造成生理脱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机养料不足或分配不当。当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时,棉株生长瘦弱或徒长,引起棉株体内有机养料不足或分配不当,使蕾铃得不到充足的有机养料而脱落。在外界环境条件中,对生理脱落影响最大的是肥、水、光、温等因素。

①光照。光是棉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有些群体郁闭的棉田里,棉株中下部受光量少,光照不足,光合生产率下降,使营养物质缺乏而产生落蕾、落铃。

②温度。温度是棉花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日平均气温低于20℃以下对棉株代谢有抑制作用;而日平均气温高于32℃以上增加脱落,一方面高温妨碍了棉叶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引起棉株体内养分亏缺;另一方面提高了呼吸作用,增加了棉株体内有机养料消耗,减少了蕾、铃的供应。

③水分。水是棉株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增加蕾铃的脱落。当水分不足时,棉株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影响到肥效的发挥,有机养料的合成、供应与分配;当水分过多时,土壤通气不良,氧气不足,根的呼吸、吸收受限。此外,当水分过多、气温较高时,会使肥效发挥过猛,引起棉株徒长,蕾、铃因营养不足而脱落。

④矿物质。矿质营养是棉花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棉花一生中不断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及水分来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棉花蕾、铃脱落主要由施肥不当或施肥不足引起。棉田肥力不足时,棉株生长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叶面积小,蕾、铃脱落多;反之则常引起棉花徒长郁闭,光照不足,从而导致脱落。以上4种因素造成脱落的蕾铃占总量的70%~80%。

氮肥影响。氮肥不足,会造成植株弱小,导致外围和顶部的蕾铃脱落严重;而施用氮肥过多、加上水份过大,会造成植株徒长,营养物质过多地消耗在顶芽、侧芽等营养器官上,蕾铃由于缺少充足营养而导致脱落。

缺磷。因使用低含量复合肥等,导致土壤中的有效磷不足,使植株营养生长瘦弱,蕾铃脱落偏多。

缺钾。抗虫棉对钾素十分敏感。抗虫棉比非抗虫棉的需钾量要多50%以上,钾肥的用量应相当尿素用量的1~1.5倍,但很多棉农不重视使用钾肥,导致棉株营养失调发生蕾铃脱落,特别是诱发“红叶茎枯病”,造成蕾铃严重脱落。

缺硼。缺硼的情况下,幼蕾也容易脱落,脱落前往往苞叶张开,与被虫蛀状相似。棉铃发育缓慢也易脱落,即使成桃,数量也少且个头小。

缺钼。缺钼可导致植株矮小、老叶失绿、叶缘卷曲以致干枯脱落,有时可导致缺氮症状的出现,植株早衰、蕾、花脱落。

(2)没有受精。未受精的幼铃,由于生长代谢强度弱,吸收养分能力差,必然导致脱落。影响受精的原因很多,开花时遇到降雨、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都会破坏花粉和授粉受精过程。

(3)激素平衡失调。棉株体内含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内源激素。这些激素类物质含量发生改变后,会使激素之间失去平衡状态,引起蕾铃脱落。

2、病虫害。病虫害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虫害有盲蝽象、棉铃虫、棉蚜等;病害主要有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

3、机械损伤。棉花生长期中,田间操作管理不慎,或者遭到冰雹、暴风雨等的袭击,都会损伤枝叶或蕾铃,引起蕾铃脱落。

三、保蕾保铃的途径

蕾铃脱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以综合措施防止蕾铃脱落,提高坐果率,实现稳产高产。

1、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选用受光性能好,结铃性强,脱落低,可逆性强,抗病力强,高产优质的品种。

2、改善肥水条件:主要是针对瘠薄棉田,肥水供应不足,棉株后期易早衰。增肥、增水对减少蕾铃脱落有显著效果。

3、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肥沃棉田容易出现徒长。应通过肥水、中耕、整枝和使用生长调节物质等综合栽培措施,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有机养分分配合理,减少蕾铃脱落。

4、用合理密植改善棉田光照条件。主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荫蔽,改善田间光照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减少蕾铃脱落。

5、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棉铃虫、棉蚜和棉叶螨等害虫,把病虫害所引起的蕾铃脱落减少到最低限度。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进行,喷细、喷匀,提高防治效果,机动喷雾器应加大药量。伏蚜的防治指标为棉株卷叶株率5%以上时应及时进行防治,目前主要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防治病虫害要抓住关键时机,在病发初期用杀菌药防治效果好,尽量减少因病虫害引起的脱落。

6、正确使用激素。蕾、花期慎用、正确使用赤霉素、生长素,防止果柄产生离层而脱落。

7、减少其他损害。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和自然灾害造成的蕾铃脱落。

8、补施微量元素。由于长年连作种植棉花,造成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少,补施硼、锰、锌肥,减少脱落,提高成铃率。

9、科学管理。做到防旱、防涝、防衰、防旺长;

10、正确使用农药。正确、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一是做到二次稀释,按加水—加药—加水顺序进行;二是避开高温时段施药;三是不能无限度加大浓度;四是认真清洗喷施过除草剂的喷药机械。

金丰源优质品种田间表现分享

携手金丰源、服务在田间!

一起交流棉花高产秘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