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河北民族民间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具有鲜明地方浓郁特色的冀东民族民间文化更是独树一帜,各种题材、体裁不同的“民间小调、秧歌调、山歌、号子,唢呐吹歌(花吹、长调)”等等丰富多彩,为后人研究和传承冀东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除了对原生态曲目进行原汁原味的重点保护之外,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怎么进行传承与发展,让古老的民间文化更具有艺术性和时代性,让当代年轻人喜欢和热爱冀东民族民间文化。

冀东民歌《捡棉花》,是河北民歌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特别是在河北冀东民歌中最具影响力,冀东风情特点最突出,是一首风情幽默,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民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在国内广泛流传,深受百姓喜爱。经改编后的《捡棉花》,增加了引子部分,作为无伴奏演唱效果会更好些,主题部分热情欢快,展开部分在新的音乐元素下不断进行拓展,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领唱与合唱相呼应,层次清晰,在合唱的衬托下,领唱主题元素更突出。结束部分,主题再现通过速度的对比,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全曲在作品高潮声中结束。无伴奏女声合唱《捡棉花》,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受到了国内合唱届的广泛关注,从首届中国南方国际合唱节荣获演唱、作品、指挥金奖;到内蒙(呼和浩特)全国民歌汇演演唱金奖;宁夏黄河大合唱邀请赛优秀奖;央视《民歌▪中国》展播,央视《歌声与微笑》唐山与无锡隔空对唱的录制播出;河北省燕赵群星奖;河北省首届民歌比赛金奖;文化部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大会民歌比赛优秀奖;再到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天津音乐厅等一展风采。无伴奏女声合唱《捡棉花》的歌声回荡在祖国的山山水水。

改编:郭文德 蔡亚男

辅导教师:吴迪 李超

指挥:李研

燕山大学燕鸣合唱团女生组合演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