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增产的利器——颗粒归仓的狠活
就在北京时间12日凌晨,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4月份的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报告,同时也对全球各国棉花的种植面积和单产进行了预测。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中国2022/23年度产量预期664.1万吨,较上月份环比增21.8万吨,增幅3.4%;较去年583.5万吨,同比是增了80.6万吨。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种植面积变化,USDA给的数据是去年4650万亩,较前年4800万亩下降了150万亩;而3月份、4月份的报告都是4575万亩,不变。那就奇怪了,这个多出来的产量只能算到单产上,3月份是140公斤/亩,4月份增加到145公斤/亩。看上去也没问题,但与去年125公斤/亩的单产相比,就不得了了,整整提高了 16%,这是很惊人的成就。
中国棉花信息网在2023年4月10日发布了中国资源表,也微上调了今年新疆的棉花产量到621.7万吨,我们看到,增量主要发生在新疆。
那新疆到底有多大的棉花产量呢?今天的2组数据显示:
截止到2023年4月11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620.48万吨,同比增幅16.82%。
截止到2023年4月11日24点,2022棉花年度新疆共有973家加工企业,检验数量27127089包,检验重量611.82万吨。
看来新疆总产620万吨以上是板上钉钉,另外我们看,11日当日加工增量0.28万吨,这个每天的增加保持的很平稳。按与新疆轧花厂的电话沟通,正在加工的轧花厂可以加工到4月底。按这个速率,0.22万吨 * 14天 =3.08万吨,搞不好新疆产量能逼近 625万吨。
据新疆大集团长期观察研究棉花的分析师说:
“今年这个600多万的加工数据,确实奇怪哈,历史新高,而且差距一下子拉开了很大跟往年,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丰产,是面积?面积减的去年,是单产?也不应该,去年我没听谁说大幅单产增产,其实我对目前这个数据也怀疑。但是现在包包都有条码有身份证啊,所以又不应该造假,造假总要有原因的嘛。目前没找到原因。”
新疆2022/23年度的总产预测也是不断在修正的,从 “530到550的数据一下子到了现在应该快620了吧?所以难道是因为疫情?疫情导致了采摘缓慢?然后生长时间长?我总之是没搞懂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增产。”
我个人认为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不断增产,离不开科技与狠活。
那是什么样的黑科技导致产量不断的上升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以前呢,新疆都是手摘棉,在合适的光照与温度下,棉花这种植物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手摘采集也不是一次性的,几次采摘后,田地里的棉花也所剩无几,然后呢,季节也到了,寒流也来了,棉花也停止生长,就是说会采的很干净。
现在呢,在2023年3月23日棉花会议上公布,****机采比例已占 87% 左右了,但采棉机一般无法将棉田采摘干净,如果采摘太干净的话,采出来的棉絮上杂质就会变多,一般采净率在90%~95%左右,具体与棉花品种、田间管理、机械采收时间、采棉机机型等因素有关。采棉机销售时号称的97%~98%的采净率,听听就算了,估计是在理想化的条件下。
现在北疆机采一般分主采与副采,北疆拾花期只有45天左右,棉铃桃开裂7天后纤维强力最高,10天后开始下降,在吐絮后曝晒停留40天,纤维强力会降低50%,必须及时采摘才能保证棉花的品质。而南疆的棉花生长期长一点,都是北疆机采完毕后拉过去作业的,南疆基本上是一次采摘完成。
(图、近几年兴起的捡棉机)
机采完毕的田地里还残留有不少的棉花,这就是田间地脚棉。这个时候,我们的科技与狠活来了,那就是看似粗糙,实际效用不错的捡棉机。特别是这几年籽棉价格高企时。这时就有人研发出了专业的捡棉机,以农业合作社的性质承接业务,大约是80元/亩的费用。
去年新疆籽棉达到了11元左右,籽棉确实是颗粒归仓了。今年,我原以为不会有捡棉业务了,因为籽棉价格低吖,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落地棉一般只有亩产的 5%,即 400公斤 * 5% = 20公斤,这又不是早中期的好籽棉,卖不上价,你请农业合作社做捡花业务,入不敷出,那亏本的傻事谁干?
(图、轧花厂鼓捣的更高效的捡棉机)
今年新疆不少轧花厂鼓捣出更高效的捡棉机,早在前二年,他们就在观察研究,觉得落地棉这玩艺可以搞,这不,一不小心形成了产业了。 ‘都自己搞,啥设备都有。机器能利用的就利用,要买的就自己买,自己设计的没得购买的就请人做,一条龙设备就出来了’。
与农民谈,扔掉也就扔掉了,多得些收入不好吗?算给棉农的一亩地,最多给他30-50元,要看含棉量的。资源有了,机器设备有了,还有技术加成,那就开干。尽管尘土飞扬,但效率逆天,一亩地起码有30公斤,个别高超的,竟然达到50公斤(我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话,成本就太有优势了。
(图、清杂加工的五个关键) (图、处理后的落地籽棉)
然后呢?就是加工的难题了。
“刚捡吸的地脚棉杂质是惊人的多,地上还有很多的地膜,首先是进行籽棉的层层处理,重的杂质好分离。三丝是经过机器处理后,还要经过纯人工手检,这样加工出来的皮棉和大路货的机采无异,都是3%左右杂质。当然,销售的时候要与客户讲明白,异纤含量毕竟不同的,所以需要选择受众。目前,市场场反响很好,人家机采棉卖期货+400~500,我卖期货减200卖!出货很快。”
一个很会钻研的睿智的新疆轧花厂老板笑哈哈地说,“我现在垛上还有2000吨这样的棉花。”
时代在进步,新疆的棉花产量硬是让他们增产了20-30万吨。
那么,美国有没有这样的棉花呢?其实也是有的,我们有时看到 contaminate cotton 的报价,就是这种了,但美国这样的棉花比较少。原因是美国的植棉地气候湿润,棉花形状是杨树型的,枝杈较少,果枝始节高度高在40厘米以上,一株只有5—6个桃,并且吐絮集中,同时他们使用的脱落叶剂是一种落叶激素,喷施后可使叶子快速脱落,但叶面不会焦枯变碎,棉花中即使混入棉叶,也容易清除。
新疆长期以来棉花科技都是以高产优质为根本目的,较少考虑吐絮的集中度,地膜增产,早密矮的品种以及干燥的气候特点使得我们相对于美棉有更多的技术难关要攻克。首先,棉花的始节高度低,一般为8—10厘米,机采棉专用品种也才在18—20厘米。采收作业时,容易吸附田间残存的地膜与地面尘土;其次我们使用的脱落叶剂实际是一种枯叶剂,喷洒后由于气候干燥与枯叶剂的综合作用,棉叶迅速干枯,且极易破碎,加上果枝分布是一种茂盛的树型,使得这种结构的棉花落叶不易掉在地上,机采时破碎的叶子极易混入棉花中,很难清除。这些因素造成新疆机采棉的残膜、棉花碎叶与尘土等问题明显多于美棉。此外,催熟的棉纤维性能的一致性也不高。
也就是说,美国的落地棉不多。新疆棉机采时如果片面强调高采净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皮棉质量至少下降1级,平均下降2级。所以只能这样了,如果地脚棉能发展成一个产业,对于节约资源,缓解低档棉纱的资源紧缺也有极大的好处。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大家,本期话题,分享到这儿,再见。
※ 版权归易棉购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