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烧棉花”:“着火点”在哪里?
作者:路梦琳
分享
10月14日上午,网友爆料称“在新余城北燕子山菜市场附近,城管执法时,当街把一名老人的两袋棉花烧掉”,并配发了大量现场图片。记者电话联系了新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北综合执法二大队,该队黄姓执法队员回应称,“当时队员气不过,抽了支烟解闷,老人以为要烧掉棉花,发生了争抢,烟不小心掉到棉花上。”事后,当地警方介入,在三方的协商下,该城管队按照45斤棉花、11块/斤的价格,已退还老人495元作为补偿并对当事城管队员胡某作出停职处理。(10月14日中国江西网)
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都产生疑问,不相信小小的烟头能够烧光所有的棉花。众所周知,棉花属于易燃物质,且一旦有着火点就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燃烧。我们暂且忽略真相是否为城管不小心而为之,笔者认为,真正应该值得关注的“着火点”是类似城管执法事件一旦出现,往往都会引起广大网民的声讨,尽管有时城管并没有做错。只有灭掉“着火点”,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还社会一片晴朗。
在我国,城管主要的任务就是驱赶街头无照商贩,维护市容市貌,以及检查各类许可证的执法人员。城管问题一直是网络、媒体、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它之所以成为焦点,就是它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城管代表政府执法部门行使职权,维护城市秩序与城市形象,而他们要管理的项目主要是城市绿化带、广告牌的安装、环保设施、车辆的占道和小商小贩的占道经营等,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是特殊人士。一方是强者,一方是弱者形成明显的两大对立面,这种天天的接触,这种强弱的对阵,这种执法与守法的较量,就是双方产生矛盾的根源。
而作为第三方的普通市民,我们很容易站在弱者一方,同情手无寸铁的商贩,怜悯他们生活的艰辛。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文明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美丽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管。但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存在个别******现象,造成舆论劣势。其实,管理并不能给个别城管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会得罪人,但这是他们分内的工作,是必须要去执行的任务。
鉴于此,笔者认为,要尽快强化城管队伍自身建设,使工作人员能够摆正心态,在外执勤时不畏辛苦,做到随叫随到。其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正视城管队员的社会地位,提高对工作人员的福利关怀等,让执法人员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城管要多与商贩沟通,了解他们的难处,创新管理方式,努力做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