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双减”添活力 启智润心促成长

南宁日报

▲南宁市华西路小学学生进行九连环比赛。(韦晓夏 摄)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科创节活动中,学生们用“投石机”进行比赛。 本报记者梁枫 摄

▲南宁市北际路小学学生巧移汉诺塔。(覃芳雪 摄)

▲南宁市良庆区琼林学校初中部首届“校长杯”七人制足球联赛鸣哨开赛。 (胡子彬 摄)

▲南宁市民族大道东段小学学生在参观科幻画展。(杨艳 摄)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山语城校区学生正在掼稻脱粒。 (韦君 摄)

▲南宁市逸夫小学学生体验收稻谷。(裴诗玲 摄)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开展秋收研学活动。(谢浩颖 摄)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学生体验挖红薯。(曾文丽 摄)

南宁市二塘小学学生在打稻谷,感受收获的快乐。(危坤成 摄)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学生做净水实验,探寻污水变清流的奥秘。 (覃侣冰 摄)

▲南宁市壮锦学校学生通过“画秋天”,体验大自然的美。 (欧阳琼雯 摄)
近期,南宁市各中小学深入落实“双减”政策,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劳动、体育、研学等活动,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赋能成长 创新驱动未来
探求奥秘,赋能成长。部分学校开展科技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收获成长。
11月14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举行庆祝建校十九周年暨2023年科创节闭幕式。活动中,滨湖学子表演了舞蹈《我们的节日》、诗朗诵《我们美丽的滨湖》,还进行了《油茶探索之旅——以广西油茶产业为例的民族产业发展调查体验实践活动》《由鸡蛋实验引发的“拱桥”探索之旅》项目式学习的汇报、《基于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平台》《智能式独居老人如厕超时提醒装置》等“奇思妙想”的发布以及“气功箭”“投石机”项目比赛。据悉,在为期2个月的科创节活动中,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以“梦想启动未来”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意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学习科技、体验科技、展示科技,启发创意、启迪梦想。校长谢小燕表示,开展科技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科技的神奇,体会科学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11月9日,南宁市西乡塘小学开展青少年数学科技文化比赛。在百变七巧板比赛环节,一、二年级同学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精美的图案。在24点速算比赛中,选手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加、减、乘、除及括号运算算出24点,紧张又刺激。在鲁班锁组装赛比赛中,学生需要运用几何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将一个个复杂的鲁班锁零件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此外,智走华容道、乐叠汉诺塔等比赛项目也同样精彩纷呈。
魔方在孩子们手中上下翻飞,垂直起降飞机、水火箭相继飞上蓝天,一件件创意满满的科创作品、一幅幅精心描绘的科幻画……南宁市民族大道东段小学2023年科创节创意十足、精彩纷呈。本次科创节历时近1个月,于11月9日落下帷幕,以“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魔方大比拼、海陆空模型表演、水火箭比赛、乐高展示、我是未来达·芬奇——科幻画展、船舰展等,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近日,南宁市北际路小学开展了2023年数学科技文化活动。本次活动设班级选拔、校级选拔两个阶段,比赛内容包含巧移汉诺塔、玩转魔方、数独大闯关、巧算24点等8个项目。学生参赛热情高涨,共有330余名选手按组别报名参加比赛。选手们在各个比赛项目上比脑力拼实力,一展风采。
近日,南宁市华西路小学第三届数学科技文化节活动举行。活动设有七巧板、华容道、九连环、鲁班锁等8个项目。比赛中,选手们争分夺秒,一边体验着挑战的刺激,一边享受着思考的乐趣。
近日,南宁市青秀区长塘中心学校开展2023年科技节活动。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无敌穿云机”——手掷纸飞机比赛,一张小小的A4纸,经过孩子们一番折叠后,便能在空中自由穿梭。三、四年级举行“气弓箭”射纸杯比赛,学生们随时瞄准目标,准备发射。五、六年级学生在“宝塔放光芒”——胡萝卜建高塔比赛中,用巧手把一粒粒切碎的胡萝卜精心打造成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宝塔”,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传承农耕文明 体验劳作之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部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让学生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11月12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山语城校区向阳2班师生到青秀区南阳镇古岳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以传统方式收割稻谷,感受劳动的艰辛。学生左手抓稻,右手挥镰收割,然后把一束束水稻整齐地码放在一旁。接着,他们还将水稻拿到喇叭开口的方形大桶旁,跟随工作人员的示范,举着一把把水稻不断拍击桶壁,掼稻脱粒。看着一粒粒稻谷从稻穗上落到桶中,学生们终于真正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近日,南宁市桃源路小学四(2)班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踏上了秋收研学之旅。在水稻拓展基地,学生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探寻水稻生长的秘密,学习有关水稻的诗词和成语。在田间,学生嗅着清新的稻香,手持镰刀,小心翼翼地割下一把把新鲜的水稻,尽管动作生疏,却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当天,大家还参观了“廉洁文化长廊”,少先队员代表李思妍和覃奕欣分享了廉洁小故事,并带领大家诵读廉洁诗词。
近日,南宁市逸夫小学学生到武鸣区马头镇开展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活动中,学生左手抓住一把水稻,右手握紧镰刀,用力向水稻根部割去。紧接着,大家走到打稻机前,把收割的水稻脱粒成稻谷。当天,学生还体验了挖红薯。在红薯地里,大家一边用锄头挖,一边交流经验收获,劳作场景一派火热。
近日,南宁市二塘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代表走进南阳古岳坡研学基地开展“风吹稻浪遍地香 田间割稻促成长”2023年劳动教育实践暨学农活动。在研学教室,大家聆听了一节精彩的《古法收稻》课,了解了水稻发芽、生长的过程,初步掌握了水稻收割方法。在稻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大家齐心协力,你割稻,他叠放,我打谷……真切地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与劳动的光荣,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近日,南宁市新阳路小学组织师生到美丽南方康盛农场开展“探寻农耕文化 感受劳动魅力”秋季学期劳动研学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学生在学校老师和研学导师的带领**验挖红薯。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原本安静的红薯地顿时沸腾起来,师生各自忙碌着,尽管脚下沾满泥土,却也乐在其中。五、六年级的学生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花生地里拔花生。大家用小手抓住花生秧,用力向上拔,一串串饱满的花生顿时破土而出。
多彩体育活动 增强学生体魄
以体育人,健康成长。部分学校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磨炼学生心智,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
近日,南宁市柳沙学校2023年运动会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各年级表演方阵创意十足、活力四射,他们有的头戴草帽、肩扛背篓、身披毛巾、手持“镰刀”等农具,装扮成农民模样,展示田间劳动场景;有的用色彩斑斓的气球,绽放少年的蓬勃活力;有的结合时代主题,用轻盈曼妙的舞步诉说着爱国情怀……各年级方阵学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高喊着嘹亮的口号紧随其后,或英姿飒爽、或轻松俏皮,各具特色,真正体现了“创新、创意、精彩”。此外,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特色社团展示精彩纷呈,啦啦操队员们手持花球,精彩演绎舞蹈。
近日,南宁市良庆区琼林学校初中部首届“校长杯”七人制足球联赛鸣哨开赛。开幕式上,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足球运动是集体体育活动,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大有益处,鼓励同学们在赛场上发扬体育精神,勇敢拼搏,超越自我。本次足球赛旨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校园足球运动开展。比赛也让学子们得到锻炼,收获了快乐和友谊。初中部政教处教师李干平表示:“组织这类体育比赛活动,能很好地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让足球运动扎根校园,融入学生的生活。”
走向校外“课堂” 增长知识才干
走出校园,增长见识。部分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向校外“课堂”,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行走中开阔视野。
近日,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师生及家长代表走进江南水质净化厂,开展以“你我‘童’行,探秘污水变清流”为主题的环保研学活动。活动中,学生参观了水治理展厅、水科普展厅,了解污水处理工艺、水科学常识等。在影视厅,讲解员讲解操作步骤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体验“污水变清流”实验。“真神奇!”“污水为什么变清了?”大家发出感叹和疑问。“粗格栅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细格栅过滤污水中的小颗粒物质,活性炭吸掉污水中的臭味,棉花过滤污水中的杂质,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讲解员为大家解开这一“水密码”。当天,学生还在讲解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按污水从进厂到出厂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参观,亲眼见证污水变清流的神奇过程。
11月9日,南宁市青秀区彩虹路小学师生到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开展了一场有趣的研学之旅,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东盟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学生们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有序地参加各个活动项目。他们还当起垃圾分类引导员,温馨提示身边游客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展现了“卫生小标兵”的优良品质。
11月6日,南宁市壮锦学校组织开展秋游活动。学生通过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的方式体验大自然的美。本次活动,学生开启了智慧,增长了知识,更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
(莫俊 李静 韦君 何娴芷 裴诗玲 黄程 王小媛 陈玲 赵小棱 伍丽红 韦静宜 朱淑玲 胡子彬 覃侣冰 韦苗萍 梁艳乐 覃芳雪 邓旭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