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续有市民反映,在前埔健身公园内和集美园博苑草丛间,一群红色的虫子爬来爬去,看着好吓人,颜色如此鲜艳的虫子不知道有没有毒。昨天(14日),记者来到市民所反映的两处地点展开走访。

红色虫子成群结队个头大小不一

当天上午,在前埔健身公园的马路边、石缝里,记者看到了这种身上有白色斑点、整体呈鲜红色的昆虫。这些虫子身形有大有小,大的身长约2厘米,小的身长不到1厘米,形似“红蚂蚁”,成群结队出现。

在集美园博苑,这种红色昆虫虽不如前埔健身公园规模庞大,但数量也不少。它们隐藏在路边的草丛间,不仔细观察还是很难发现。

正在附近散步的周女士说,几天前她就在此地多次与这种“红色小虫”偶遇,此前却从未见过这种虫子,不确定它们是否有毒,所以只好一再叮嘱孩子,见到这些虫子务必绕道离开。

它们是棉红蝽的成虫不会伤害人体

经过查看,市绿化管理中心病虫害专家陈和杰表示,这种红色小虫是棉红蝽的成虫,属于南方常见的一种园林害虫,吸食植物汁液,对部分植物的生长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市民可以放心,棉红蝽的成虫一般不伤害人体,市民朋友见到后不必过于担心和害怕。

同时,市绿化管理中心病虫害专家提醒市民,夏季蚊虫、蜱虫、隐翅虫等有害昆虫较为活跃,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病正处于高发期,大家对此要保持警惕。前往公园绿地等户外区域时,尽量着长衣长裤,外露皮肤涂抹防虫药物等。林中穿行还应戴上帽子,并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返程可检查身体和衣物以及随行宠物的身体,及时清除不明虫类。另外,有人喜欢夏天在户外晾晒冬天衣物被褥,这也容易给各种虫类“可乘之机”,收回时要仔细检查。

【名词】

棉红蝽:属半翅目,红蝽科,分布于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海南等省份,为害棉花等锦葵科植物。以成虫、若虫为害青铃或刚开裂的棉铃,刺穿棉花铃壳吸食发育中的棉籽汁液,致棉籽和纤维不能充分成熟,纤维被污染,被害青铃出现褐斑,棉絮变成硬块,严重时棉铃干缩脱落。

(新媒体编辑:陈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