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幸福的“棉花铁”(图)

东方今报记者 袁晓强
摄影报道
如果你没有搭乘过“棉农专列”,你就不会知道火车的车厢里有多挤;如果你没有去过新疆,你就不会知道中国原来真的很大。
棉花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几乎占据了中国三分之一的棉花产量。每年的棉花采摘季节,来自各地的采棉大军就会拥向这里,十多万来自河南的“采棉工”就活跃在天山南北,其中近十万人是乘坐绿皮火车—“棉农专列”来到的。
9月5日16:49,载着2700名采棉工以及他们的致富梦想的列车一起缓缓驶离郑州,一路向西,奔向为期两个多月的西行淘金路。我们也一起随行近距离体验他们的生活。
2002年8月21日郑州铁路局加开的“棉农专列”正式开通,现在每年基本开行20列左右。
乘坐“棉农专列”到新疆摘棉花的采棉工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不怕吃苦,唯一的目标就是希望可以好好劳动,多多挣钱。这些朴实的河南农民也深受棉农们的欢迎和喜爱。
不过,随着这些年大家生活条件的提高,愿意外出摘棉花挣辛苦钱的河南人也越来越少,截至目前,很多的棉农还没有找到足够的采棉工。在乌鲁木齐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每天都有眼巴巴盼着招到采棉工的棉农们举着牌子招工。
或许,5年之内,采棉工这个季节性的特殊职业,会随着机采棉的大面积种植而淡出历史的舞台。到那时,今天的采棉工们也许只能在给后辈们讲故事的时候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在棉田里淘金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