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日报(6月13日)

棉市日报

郑棉期货

613日,美国大部分棉区出现不同程度降雨,有利于棉种发芽出苗,部分早播田已经现蕾,棉苗生长良好,ICE大幅走低,重回120美分/磅附近。郑棉震荡下行,CF2209合约开盘20300/吨,午盘跌至20030/吨最低点,盘终震荡回升,下跌60点报收于20320/吨。棉花现货价格走低,地产棉销售转好,纱线市场保持冷清,订单依然不足。短期郑棉继续偏弱运行。


纽约期货

610日,ICE7月合约145.06美分,跌145点;12月合约122.36美分,跌257点;成交量50033手,增加10506手。美国5月份CPI再次爆表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和美元指数飙升,随后公布的USDA供需预测没有带来更多利好消息,ICE棉花期货顺势回调收低。目前,棉花消费虽有下降,但基本面仍相对稳固,下一阶段天气因素仍对市场有支撑,而全球性通胀预计将持续更长时间,价格或维持高位盘整。




棉价跟踪

613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162.10美分/磅,较前日跌1.4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26525/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26567/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21201/吨,较前日跌85/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21400/吨,较前日跌80/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209868/吨,较10日跌3/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

上周(66-10日),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郑棉价格持续在20200-20600/吨区间小幅震荡,在经过了前期的大幅下跌后,市场继续下跌动能不足,但是在终端消费持弱的条件下,棉价难有大幅反弹。
上周,市场延续外强内弱表现,外盘强势主要是纺织厂点价的带动和天气因素对新年度合约的支撑,同时美棉出口也保持积极态势。美国农业部6月份全球产需预测偏中性,对市场影响不大。短期内,市场的关注重点仍偏向供应风险,而对消费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价格保持偏强运行。
郑棉表现则明显偏弱,围绕均线下沿运行,ICE连续上涨对其影响有限,主要原因是国内棉纺产业基本面情况差,不仅棉花销售进度缓慢,而且下游消费乏力。截至69日,全国累计销售皮棉340.7万吨,同比减少243.5万吨,其中新疆销售293.4万吨,同比减少223.3万吨。棉花销售缓慢,导致上游轧花企业还贷压力增大,有的企业已经开始降价促销,市场棉价环比出现了小幅的下降。
上周,下游棉纺产业面临压力未有明显缓解,订单减少、消费萎缩,企业持续去库存。纺企认为,棉花期现价格下降,降低了纺纱成本,纱布竞争力有所回升,但出口和内销订单恢复缓慢,运营依然艰难。由于织布企业现金流紧张和订单不足,只能刚需采购,致使棉纱销售难度也加大。




国内棉企

近一周多来,郑棉CF2209合约盘面价格持续在20000-20500/吨区间盘整,呈现“反弹乏力,下有支撑”的弱平衡状态,套保率高的棉花贸易商和轧花厂销售明显提速,而套保率低且库存量比较大的疆内棉花加工企业则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奎屯、塔城等地部分棉企表示,截止6月中旬前,2021/22年度皮棉的在库综合成本已达到24500-25500/吨,而疆内库“双28”机采棉的公重报货价约20600-20800/吨,目前亏损幅度普遍达到3500-4500/吨,棉花加工企业销售压力增大。
6月上旬以来,2021/22年度新疆棉询价出货不温不火,山东、河北、江苏等省地产棉成交情况有所好转,买卖双方僵持局面有所缓和。菏泽某贸易商表示,近半个月来,在菏泽、德州、沧州等地仓库存放的17批地产棉已销售一空,实现了100%回款。
该公司分析认为,一是出于对美欧等国对****产品进口禁令升级的担忧,部分外贸企业、代工企业转而加大港口清关棉、地产棉的采购力度,以规避出口风险;二是2021/22年度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地产棉纤维长度普遍达到“双28”及以上,可纺性、一致性较好,对新疆棉、外棉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三是今年一、二季度高附加值棉纱的订单比较稀少,纺企下调了配棉等级和纱支支数,从调查来看,内地库“双29”地产手摘棉报价低于新疆机采棉500-700/吨。




国际棉市

上周(66-10日),连续下跌之后纺织厂的点价交易为市场提供支撑并引发小规模逼仓,美棉出口周报数据表现积极,USDA供需预测没有新的变化,ICE棉花期货7月合约在触及136美分的底部后明显反弹,结算价回升到145美分,12月合约在天气因素的影响下回升到122美分,二者分别上涨6.88美分和4.46美分。
近一段时间,棉花市场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是,棉花产量和消费都出现了问题,究竟哪一方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或者说起到主导作用。从产量方面看,美国得州虽然下了几场雨,但据最新的预报,但上周末已经重返高温干旱状态,到本周末干热天气将达到新的高度,这对正在出苗的新棉来说压力不小。除了美国以外,印度季风雨开局偏弱而且有些迟到,预报称季风雨将于6月中旬恢复正常状态,现在印度北部地区(占全国15%)的播种已经开始,由于灌溉不足,现在的进度同比落后了5个百分点。南半球澳大利亚近几个月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降雨,即将收获的新棉质量和产量受损,按时装运恐成难题,不过旱地田的情况好于预期,总产可能仍在540万包左右。巴西官方预计的产量是280万吨,但业内普遍认为只有260万吨左右,原因是单产没有达到预期。
从消费来看,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预测,2021/22年度全球消费环比调减130万包,下年度预测调减45万包。上周五,美国5月份CPI达到8.6%引发美国股市狂泻800点和美元指数再度飙升,市场对高通胀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加重。过去13个月的通胀超过工资,消费者的挤压变得越来越严重。据外电报道,美国零售商Target已准备降价清理库存并取消订单,原因是疫情期间发生的消费复苏已经过去,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支付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消费者支出一直相对较好,但这只有通过动用储蓄和更多的借贷才能实现。现在美国储蓄率降至4.4%,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信贷也增长了7.5%,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棉花上游和下游的采购和消费都难以进行,棉花消费的下降正在累积,只是被棉花供应蒙蔽了双眼,到某一个时间点一定会爆发。
尽管现阶段棉花消费的下降可能超过了产量的下降,但在棉花生长期天气因素仍是市场的主导因素,只要天气威胁一直存在,棉花市场就会有支撑。而且,在出口数据的假象下,市场往往对下游消费的变化感到麻木。不过,在7月合约交割之后,ICE期货盘面的“天花板”将降低,棉花很难再有大涨的底气。




美棉

美国国内陆地棉现货价格上涨,得州地区国外询价清淡,中国、韩国和越南的需求最好,西部沙漠地区、圣约金地区国外询价清淡,皮马棉价格稳定,国外询价一般。当周,美国国内纺织厂对今年四季度装运的20224级棉有询价,对近期装运的4级棉也有询价,纱线需求良好,但劳动力短缺限制工厂开机率。美棉出口需求良好,远东地区对各类特价品种均有询价。
当周,美国东南地区南部有分散性雷雨,雨前播种继续加快,雨后晴好天气助幼苗顺利发芽出苗,部分早播田已经现蕾,东南地区北部也有零散降雨,雨量大的地区田间作业推迟,但土壤湿度因此改善,早播田已开始现蕾;三角洲北部雨量近75毫米,最大雨量达到125毫米,部分地块进行了补种,新棉生长状况整体优良,三角洲地区南部有50毫米降雨,新棉生长迅速,早播田开始现蕾,苗情一般或良好。
得州里约·格兰德河流域新棉快速生长,沿海地区新棉生长顺利并已开花,各地长势进度不一,需要更多降雨,得州东部其他地区有强雷雨,部分棉田泡在水里,生长受到影响。得州西部出现有利降雨,但大风和干旱天气仍在继续,土壤水分迅速吸收,多数地区播种窗口即将关闭,目前播种已完成75%,所有播种将于620日之前完成,高原地区南部出苗有些困难。
西部沙漠地区持续40多度高温,新棉生长进度快;圣约金地区下令停止抽水,影响到新棉灌溉;皮马棉区持续高温,个别地区首次在蔬菜地种植了杂交的皮马棉,目前新棉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