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总社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各主管协会积极组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讲党课等活动,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坚持联系实际学、立足岗位学。同时,主管协会着重围绕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结合行业热点和产业发展特点,扎实组织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力量。

一、积极组织产销对接 促进农产品流通

针对当前行业下行、市场消费不振的情况,主管协会发挥衔接产销的优势,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累计举办博览会、推介会等产销对接活动15场次。

中国棉花协会落实“棉纺消费季”活动要求,连续举办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CCSD)主题活动,成立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内首批可持续棉花生产认证证书、CCSD主视觉形象、首批挂牌终端产品,促进国产棉品质提升和消费扩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的2023北京国际茶业展,参观人数突破12.5万人次,现场成交金额7379万元,网上交易金额3876万元;举办的首届政和白茶交易大会,茶行业经销商、主流新闻媒体等300余人参会参展,通过举办茶乡茶宴、白茶产销见面会、白茶之夜等活动,促进白茶市场销售,带动政和县白茶产值持续增长。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支持举办的全国樱桃产销对接大会,吸引了樱桃企业、市场经营户、农产品企业等近180家单位参展,并同步举办高端樱桃品牌推介会、夏季果品展和金华名特优新农产品夏季展销会等活动。

二、助力地方招商引资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主管协会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禀赋,搭建交流平台,联合主产区政府、行业企业等,引导资金、项目等资源向地方特色产业聚集,助力地方招商引资。

中国食用菌协会与河南省食用菌协会、宝丰县人民政府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对宝丰县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指导,深度挖掘并广泛宣传当地羊肚菌、赤松茸等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推动行业企业与宝丰县签订投资协议。组织46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食用菌企业庆阳行”活动,实地考察甘肃庆阳当地菌业发展状况,并进行项目推介,现场签约项目10个。

三、搭建行业金融支持平台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食用菌协会针对行业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积极搭建金融与产业对接平台,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部建立紧密工作联系,成立联合调研组,赴连云港、上海等地与地方政府、食用菌企业交流座谈,探寻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形成金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截至2023年6月23日,中国建设银行主动向食用菌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达23.28亿元。同时,着力推动中国建设银行加强对食用菌种植户的融资支持,黑龙江省建设银行创新开展“木耳贷”,为5340户耳农提供信贷支持,河南省建设银行开展“香菇贷”,为2297户菇农提供信贷支持,农户贷款规模增长加快。

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处置指导,组织召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典型模式现场会,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组织专家到山东商河县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考察调研,总结当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绩和问题,启动畜禽粪污利用先期实验,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强化运作指导,为农业面源污染全域治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模式推广奠定基础。此外,协会还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云南香格里拉市达成结对帮扶关系,引导会员企业到当地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及服务、垃圾分类及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动两网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五、凝聚行业发展共识 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中国棉花协会举办202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棉商、纺织企业和国内品牌商代表近800人参会,围绕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分析形势,开展贸易洽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举办2022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尿素期货大会、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培训交流会、第二届功能型肥料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分析市场形势,宣贯行业政策,总结发展成就,树立典范示范,促进企业之间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同时,中国棉花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积极参加行业会议,接待相关部门、行业机构调研,深入分析农资、棉花市场态势和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凝聚各方共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棉花协会分别与国际棉花协会、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座谈交流,与巴基斯坦纺织厂协会召开线上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在巴西总统率代表团访华之际,参加了巴西农业部在京组织的中巴肥料行业座谈会,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及时采集更新中国与东盟等国家农业、农资、经贸方面信息,通过澜湄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综合信息平台网站、会刊等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和多维度市场分享。

六、发挥行业自律功能 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中国棉花协会加强行业调查,编写2022年度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白皮书,启动棉花期货服务棉花商业储备、棉油棉粕品种期货可行性研究两个课题,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国产机采棉质量提升,组织召开《机采棉采收技术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起草小组会议暨标准讨论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加强行业研究,编写《2022/2023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报告》;积极推进农资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启动《农资企业竞争力评价规范》《农资行业知名品牌认定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发布2022年度中国农资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农资流通行业典范企业报告,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营造行业优良信用环境。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在储备期内每月调度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储企业工作进展,及时上报国家主管部门,并联合召开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培训交流会,总结经验加强交流,促进储备任务落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强化行业治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针对茶叶过度包装问题,先后赴安徽黄山、河南信阳等地召开专题工作会,与行业代表进行交流座谈,准确了解茶叶生产包装情况,并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包装联合会围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主题交流,及时反馈企业意见建议。积极开展行业调查3次,收集信息500余条,发布过度包装风险提示2次、规范包装行业倡议5次,积极凝聚行业力量,推动行业扭转过度包装现象。同时,多渠道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相关指标等进行政策解读2次,对31个符合标准的产品包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行业准确理解、规范界定产品包装标准要求,推动行业产品包装规范有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