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储对棉价的影响简析

一、2023年抛储政策详解

1.1 公告内容

【10002.705吨】7月31日储备棉销售挂牌库点及数量的公告 2023-07-29

关于发布《2023年中央储备棉销售竞价交易办法》的公告(2023年[储备交易]第2号) 2023-07-28

1.2 抛储挂牌底价计算

二、历年收/抛储详解

2.1 历年收/抛储状况

2004年至今,我国共收储1931.86万吨。由上图可知,我棉花收储主要集中在2008-2009年以及2011-2014年,2008年,我国棉花价格持续走弱,为稳定棉花市场,提升市场信心,于2018年末增加150万吨国家储备棉收储计划。2011-2014年间,我国棉花价格再度出现较大波动,为保护棉农权益,国家决定实行不限量临时收储政策,3年期间,共收储1595万吨,国储棉库存压力巨大,且导致国内外棉价出现较大背离,临时收储政策于2014年暂停。

2010年至今,仅2011年、2021年暂停抛储。受临时收储政策影响,2011年我国暂停抛储政策,于2012年9月重启。此间,我国开始大规模收储动作,2011年-2014年,我国累计收储1500余万吨,国储棉库存压力巨大。2013年我国开启棉花去库之路,除2015年因需求低迷,且抛储价格高于当时棉价,导致抛储成交量较少以外,2013-2018年间,每年抛储成交量均在200万吨以上,抛储总量1482.6万吨。2019-2021年,3年间国储棉抛储总量仍有250万吨左右,国储棉库存压力得以释放,2010年至今,国储棉累计抛储1900余万吨。

国储棉具体库存未知,预计不到300万吨。国储棉数据不透明,按照数据库或者是官网收/抛储公告相关数据计算,2004年至今,抛储量大于收储量,据此计算国储棉库存为负,原因大概率是有部分轮入信息未公开所致,因此无法据此推算国储棉具体库存。按照目前市场公认较为可靠消息称。当前国储棉库存大约在200-300万吨之间,库存数量相对较低。

2.2收储及抛储时期棉价的波动

收/抛储时期,棉价涨跌情况与理论预期相悖。通常情况下认为,抛储会增加市场供应量从而导致棉花价格下跌,但据历史统计来看,2010年至今抛储11次,其中郑棉期货及现货价格均上涨6次,下跌5次,上涨次数反而多于下跌次数。收储阶段,棉花期货及现货价格下跌次数也大于上涨次数,现货下跌次数更多。说明抛储与收储阶段,棉花价格的涨跌与否,并不是如理论般简单,造成现实与预期相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收储或抛储对棉价的影响,在预期阶段就已经兑现,因此等到具体政策实施阶段,若政策较预期没有较大变动,则利多/利空出尽,棉价向相反方向调整;②当国家出台收/抛储政策时,表明当前市场供需出现一定矛盾,此时,收/抛储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当下供需存在的矛盾,或者,解决矛盾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表现为,收/抛储阶段,棉价走势与理论预期相悖。

2.3棉花商业库存短缺,需要抛储+放开进口配额

棉花商业库存相对短缺,频繁引发炒作。截至6月底,我国棉花商业库存为289.6万吨,位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商业库存相对短缺,市场频繁借此炒作。6月1日,市场传言新疆地区棉花库存短缺,郑棉盘中触及涨停,日内涨幅近千元,随后一路震荡上行,突破17000元/吨整数关口,棉花库存相对短缺现状引发市场担忧,市场需要抛储来调节供应,同时缓解市场情绪。

预计新棉上市前,仍需消耗棉花280万吨。按照上月棉花库存+本月加工量+本月进口量-本月棉花库存=本月棉花消耗量计算得出,6月棉花消耗量约71万吨左右。本年度新棉上市稍晚,预计10月中上旬才能开始大量上市,我们按照10月底轧花厂可以大量出售新棉,以供市场使用进行推算,从6月底计算,中间还有4个月的时间。不考虑“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可能会导致消费量增加,按照6月份数据,每月棉花消费量70万吨进行计算,即新棉上市前,仍需消耗棉花280万吨。

依据近期棉花进口相关情况,即使在内外棉价差转正情况下,进口棉依旧没有明显改善,每月进口棉不足10万吨,据此推算,若没有进口配额,新棉上市前,预计还会进口棉花40万吨。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新增75万吨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配额,若足额使用,新棉上市前会进口棉花40+75=115万吨。

不考虑抛储及进口配额的情况下,10月底新棉上市前,我国棉花商业库存=6月底棉花商业库存290万吨+期间累计进口棉40万吨-期间棉花预期消费量280万吨=50万吨。2016年至今,棉花商业库存再无低于100万吨状况,2010年至今,仅2014年出现过低于50万吨状况。

仅抛储对棉花商业库存短缺缓解有限,需要进口配合。按照上文测算,即使抛储30万吨,新棉上市前,商业库存也仅有80万吨,库存仍然较为短缺,需要放开进口配额来共同缓解市场对于库存担忧。

按照预期抛储30万吨,新增进口配额75万吨足额使用,新棉上市前,我国棉花商业库存=50+30+75=155万吨,虽仍低于历年同期水平,但降幅有限,棉花商业库存短缺担忧告一段落。

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