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棉花期货价格持续走高。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期货市场上郑棉一个品种期货合约今年累计上涨50%以上,全球棉花现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棉花价格上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棉花价格为何出现一波“火箭式”上升行情?未来价格走势又将如何?

昨晚(7月28日)《央视财经评论》栏目请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淮滨和财经评论员张春蔚一起评论,此轮棉花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又会对棉制品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棉花种植情况如何?

在《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演播室播放的小片中提到,由于近几年棉价低迷,棉农的种植意愿一直不高,经过估算,今年全国范围内的棉花种植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41%。

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生产成本增加、棉农种植积极性不高,是棉花种植面积减小的重要原因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棉花的种植面积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棉花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因此农民种棉十分辛苦,加上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棉农的成本投入也越来越大。此外,棉花种植易受到天气影响,产量波动较大,这些因素都对棉花种植有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包括棉花政策体制在内的一些其它原因,进一步制约了棉花生产面积的扩大。

近期棉花价格波动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在《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演播室孙淮滨表示,对于棉价上涨背后的原因应理性分析。

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此次棉花的价格迅速的上涨,有供求关系的影响 也有投放方面的衔接问题

近期棉花价格上涨迅速,除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外,也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今年我国对棉花采取了放储政策,对棉花储备进行去库存,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增加棉花的市场供给,但是目前市场并没有接住这个增量。

棉花价格上涨,棉纺织业影响如何?

在《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演播室孙淮滨表示,储备棉数量巨大,放储出库质量检测消耗时间较长,因此造成棉花市场上出现短期供不应求的局面。

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棉花市场上的部分投机者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为国储棉出库慢,导致棉制品企业虽然竞拍到了棉花,但是短期内无法提货,此时市场上就出现了短暂的供需缺口。而这样的缺口实际上给投机商业带来机会,从中进行炒作。此外,参加竞拍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生产性企业,也就是不直接消费棉花而是进行转卖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份额在国储棉竞拍中已经超过了一半。

在《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演播室财经评论员张春蔚表示,棉花投机者的存在很难用好坏来界定,但是投机行为会造成生产企业成本上升。

张春蔚(财经评论员):棉制品企业承担成本压力,多方面原因造成棉价不稳定

在今年之内,普通消费者基本感受不到由于棉花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棉制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因为这样的成本压力大多数时候都是由生产厂家承担了。今年放开棉花储备,市场对棉花价格较有信心,生产厂家压缩了棉花进口的比重,而当放储结果没有达到市场的需求量时,市场又出现了棉花短缺的现象。所以一方面在增加供给,而另一方面市场出现短缺,中间还有投机者的作用,造成棉价出现了一次非常态现象。

大家可以在央评的微信公众号“cctv2pinglun”里留言,也可以在我们的官方新浪微博“CCTV2央视财经评论”上和我们互动。如果想看整期视频,请在《央视财经评论》微信订阅号底部菜单中点击“电视直播”,选择“往期回顾”进行观看!

《央视财经评论》

制片人:赵悦

新媒体主管:郑玥

本期编辑:牡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