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在我国,棉花的生长期一般为5~6个月。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棉花的生长周期也不一样。
新疆:4~5月份播种,9~10月份采收。
长江及黄河流域:3~4月份播种,9~10月份采收。
棉花的一生,从播种开始,经过出苗、现蕾、开花、结铃、直至吐絮和种子成熟。这个过程也称生育周期。一般从播种期到收获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全生育期,从出苗期到吐絮期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棉花整个生育期按照器官建成顺序,并以特定的外部形态特征或器官出现为标准,一般分为播种出苗期期、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五个生育时期。
一、棉花-播种出苗期管理
播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效的基础环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优良棉花品种
着重选择早熟品种。为保全苗,播种前一定要做好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机播播种量2公斤/亩左右, 人工点播播种量1.5公斤/亩左右。
2.采取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有增温、保墒、促苗早发的作用。 地膜棉的适宜播期为4月15日-25日, 露地棉一般4月25日以后播种,五一前后结束。
3.合理密植
掌握的原则是, 高水肥地块适当稀植,旱薄地适当密植。中等地的地块每亩留苗可达3500株左右,旱薄地要达到4000株左右。要采取大小行种植形式,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
4.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
要达到亩产籽棉250-300公斤,中等地的地块每亩底施尿素10-20公斤,二铵25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花铃期再追尿素15公斤。抗虫棉对有机肥和钾肥比较敏感,要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如果钾肥不足,就会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和后期早衰,造成减产。
二、棉花-苗期主要管理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春棉历时约45天左右。夏棉历时约35天左右。 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全苗,争早苗,促早发。
1.打孔放苗
地膜覆盖棉田,棉苗出土达70%左右,子叶平展、叶色变绿,要及时打孔放苗,放苗后用土将膜孔盖住以防散墒。
2.查苗补苗
出苗后逐行查苗补缺。缺苗地段及时补种或移栽,缺苗少的可以两边双株留苗。
3.适时间苗、定苗
地膜棉从放苗堵孔时开始间苗,露地棉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间小留大,去弱留壮,形成长势一致、密度合理的棉田。
三、棉花-蕾期的管理
棉花蕾期是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管的好是个宝,管的不好就是草,因而一定要加强管理。
1.主攻目标
主要是在苗期壮苗早发的基础上搭好苗架,通过肥水、化控整枝和病虫防治等管理,达到增蕾稳长。
2.管理措施
①浇水,要做到因地、因苗浇水;
②追肥,结合浇水盛蕾期可亩追尿素8—10公斤;
③化控,对壮苗和旺苗棉田,应采用亩用缩节胺1—1.5克,兑水5—20公斤均匀喷洒,调节营养和生殖生长,特别是浇水前一定要化控;
④加强病虫害防治。
四、棉花-铃期管理
棉花从开花到棉铃成熟吐絮的一段时间称为 花铃期。一般棉田在7月上旬至9月初,花铃期棉 花生育仍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举,但逐渐由营养生长优势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此期的主攻方向是 增结三桃。其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施肥时间于盛花期棉株下部坐住2个成铃时施用,一般亩施标氮10-15千克,若土壤肥力差,棉株长势弱,土壤墒情差, 花铃肥应早施、重施、水施。做到“花施铃用”。为防止早衰、争结秋桃,增加铃重,有脱肥早衰趋势的棉田,于7月下旬至8月初,亩施标氮5千克左右,棉花后期因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可采取根外喷肥,喷2-3次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
2.及时排灌
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棉株生育状况适时浇水。阴雨连绵,光照不足,部分田块积水,应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棉铃危害。
3.适时精细整枝
一般田块于7月下旬打顶,控制顶端优势,避免出现无效果枝,使养分集中供给蕾铃生长的需要,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铃重,促进早熟。打顶应摘除1叶1顶,对于后期长势较旺的棉田,上部果枝的晚蕾和无效花蕾较多时, 可采用人工摘边心摘除晚蕾、及时打花叶、剪空枝、抹赘芽。
4.合理实行化控
在花铃期喷施1-2次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株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增强光合能力,简化后期整枝,防止贪青晚熟。
5.加强病虫的防治
棉花花铃期是伏蚜,棉铃虫、造桥虫、红叶茎枯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病虫测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五、棉花-吐絮期管理
棉花吐絮期一般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70-80天。吐絮期栽培管理主攻目标是: 促进棉花早熟、不早衰、不贪青。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的要求,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1.及时喷施叶面肥
一般于棉花采收前期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1-2次。这样可以提高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棉铃发育,起到增加产量、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2.抗旱防涝,调整株型
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量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 遇旱浇水,遇涝排渍。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若遇涝害,要及时排水。对于枝叶茂盛的棉田,可剪去下部老叶,摘除烂铃。如遇雨水较大、湿度大的天气,可以采取并垄的措施,即趁土壤湿润时将相邻的两行棉花堆并在一起,呈“八”字形,这样会使并在一起的两行棉花两侧及行间地面都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以促进吐絮,减少烂铃。
3.化学催熟,及时采收
对于棉花后期秋桃数量少,又不能正常完成棉铃发育、成熟吐絮造成的霜前棉花比例小,影响秋耕和下茬作物播种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进行催熟。在下霜前15-20天选择晴朗天气,棉田用乙烯利兑水,喷洒全田棉株,可使吐絮提早8-15天;而对于正常吐絮的棉花,一般棉铃开裂5-7天采收最为适宜,过早采收会使棉花色泽差、品质低,过晚采收会使棉花纤维强度下降、长度变短。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
调环酸钙
施必达(5%调环酸钙):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专注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军企业安阳全丰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国内原药、制剂双登记的产品,也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绿色防控推荐产品,主要通过叶面吸收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赤霉酸的合成,它对下茬作物无残留毒性,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应用前景广泛。调环酸钙可 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提高棉花抗逆性,还可 提高棉蕾数量,使茎秆粗壮,分枝多,促进花芽分化,提早结铃,提高座果率,促进营养物质运输,使棉桃早吐絮,增加单铃重,最终达到 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
矮壮素
矮壮素:棉株长至 6-7个果枝时,使用20-30mg/L的矮壮素药液50kg喷施第一次药,在棉株结桃初期使30-50mg/L的矮壮素药液25kg喷施第二次药。处理后,主茎伸长缓慢,植株矮壮,果枝缩短,株型变得紧凑,根系发达抗倒伏,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中后期稳长。同时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增强,从而提高棉花的坐果率。
乙烯利
乙烯利:在棉田有75%的棉铃结铃达40天时,每亩用浓度为500-700mg/L的乙烯利药液50kg喷施棉株,可加速植株营养物质向棉铃输送,提高铃重和衣分,加快棉铃成熟,一般成熟提前7-10天。因乙烯利能诱导棉花雄性不育,故留种棉花切忌使用乙烯利。
烯效唑
烯效唑:用25mg/L浓度的烯效唑拌种可有效控制棉株徒长,降低棉株高度,使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在形态上趋于壮苗的要求。后期可使棉株果枝数、果节总数增加,极显著增加棉株的产量。
胺鲜酯
胺鲜酯:用10mg/L浓度的胺鲜酯药液浸种6-8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可加快发芽,促进全苗、苗壮苗齐。在苗期叶面喷施10-12mg/L胺鲜酯药液1-2次,间隔10天,可使棉花植株健壮,提高抗逆性,为后期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缩节胺
缩节胺:一般在棉花始花到盛花期容易徒长,或发现明显徒长时,可根据长势和天气情况,用缩节胺150-300mg/L药液进行叶面喷洒,做到株株着药,间隔15-20天,若扔旺长,按相同浓度喷第二遍。应用缩节胺对棉花的根、茎、叶、蕾、花和棉铃等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根系和茎枝生长,塑造株型和改善棉田生态条件,减少蕾铃脱落,增加纤维产量和改善品质,提高棉花种植效益。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枯萎病、黄萎病等病害的发生。
联系我们
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安阳市北关区工业园创业大道中段
网址:
www.ayquanfeng.com
www.ayqfgroup.com
网上商城:
1688搜索“全丰官方旗舰店”店铺
链接 https://ayqfsw.1688.com
淘宝搜索“全丰生物”店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